發布日期:2022-07-15 點擊率:25
(作者:張國斌)
近日,中芯國際宣布加入ARM代工計劃,至此,ARM已在中國實施了較完整的設計、制造授權模式,而其中設計授權模式更有別于歐美的IP授權模式,ARM中國業務總裁譚軍表示:"這幾種授權模式主要是針對中國IC設計業的現狀,主要是降低IC設計公司獲得ARM IP的門檻。"
ARM公司在今年5月和東南大學實施了ARM大學計劃,東南大學成為國內第一個獲得ARM7TDMI內核授權的學府。譚軍解釋到:"此次東南大學獲得的教育授權,可以用于科研和培訓SoC設計人才,也可以用于中國政府項目發研發。對于一些剛成立的IC設計公司,他們的資金比較緊張,還不知道開發的芯片能否獲得市場認同,這時,他們可以到東南大學利用ARM的內核進行研究、開發,所需費用很低。"
對于有一定實力的IC設計公司,ARM公司還定制了另一種授權模式,就是上海集成電路創業中心的ICC模式,上海集成電路設計研究中心在今年5月底獲得ARM7TDMI內核授權,IC設計公司可以交納少許費用,在該中心進行ARM內核芯片的開發,并可利用該中心的設備進行MPW投片,投片后的芯片如果獲得市場認同,則該公司可以進一步申請設計授權,進行商業化運做。
對于已明確市場需求,風險很小的產品,IC設計公司可以進一步獲得設計授權,如近日大唐電信獲得了ARM946內核的授權,就是利用該內核設計用于SCDMA(大靈通)的基帶處理芯片。由于獲得設計授權的IC設計公司僅能研發產品,還不能進行批量商業化生產,對此,ARM和中芯國際簽訂了ARM代工計劃,中芯國際繼AMI、Anam、特許半導體、 Silterra、 Tower半導體、臺積電、聯電之后成為ARM全球8家代工伙伴之一,這樣,中國IC設計公司在獲得ARM的設計授權開發出產品以后,就可以就近在中芯國際進行大規模量產。
譚軍表示:"ARM的授權方式是很靈活的,ARM的授權不僅包含內核的設計授權,還有芯片的生產版稅,即量產按單個芯片交納一定費用,這兩比費用是可以兩或調整的,如果設計授權交納的費用較多,則可以降低芯片的版稅,如果交納較少的設計授權費用則可以通過提高芯片版稅來補償。"
譚軍強調:"ARM更關注幫助客戶的客戶成功,例如X公司利用ARM內核開發出一款手機芯片,生產手機的Y公司準備用該芯片開發手機,則ARM給Y公司開發手機提供技術支持,如提供OS的支持、提供開發工具的支持、培訓等。幫助該公司將產品早日面市。"
目前,在便攜式設備領域,軟件的成本日益提高,針對此種現狀,譚軍表示ARM已經和中國的軟件公司合作,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操作系統。IC Insight在公布的一份調查報告中指出,32位MCU會在未來幾年會有強勁發展,會大量應用于個人復雜終端設備如汽車、智能電話、PDA、數碼相機等設備上。在中國,許多工程師對8位MCU非常熟悉,但對32位MCU缺乏了解,譚軍透露ARM準備開始實施大學培訓計劃,幫助工程師提高對32位MCU的了解。
譚軍很看好中國大陸的IC市場,他預計2005年以后,中國大陸會涌現很多成功的IC設計公司,他表示面對國外IC巨頭,目前中國大陸的IC設計公司要發現自己的競爭優勢并能不斷保持自己的競爭優勢,這樣才能不斷壯大。他指出隨著后PC時代的來臨、中國IC設計公司完全可以在嵌入式領域大有作為,他希望未來中國亦能出現像Intel、TI這樣的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