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7-15 點擊率:16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十幾年來,我國照明電器行業持續、快速、穩定發展。目前全行業約有企業1萬家,2008年實現銷售額2300多億元人民幣,出口額162億美元,中國的照明產品已出口到全世界170多個國家和地區。
從照明用電來看,全球照明用電約占總發電量的19%,我國照明用電約占總發電量的12%左右。因此,節約照明用電是我國乃至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措施。
我國從90年代初期開始“節能電光源一條龍”技術開發,迄今已取得顯著進展。節能燈生產從1996年的1億只發展到2008年的30億只,產品出口到世界 各地,中國生產的節能燈已占全球市場80%的份額。同時,國內也從1996年開始實施“綠色照明工程”,1996-2000年、2001-2005年先后 兩期接受了全球環境基金(GEF)的資助。2008年,國家對高效照明產品實施財政補貼,在國內推廣綠色照明,促進節能減排,取得了良好的照明節電效果。
20年前,我國的白熾燈與熒光燈之比只有8:1,而現在已變為1:1.2。此外,綠色照明還列入了國家“十一五”十大重點節能工程,進一步表明了我國政府 推動節能減排的決心。
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能源緊缺的大背景下,照明行業生產和使用高效節能產品仍將是未來發展趨勢。自2007年開始的全球范圍內逐步淘汰白熾燈活動目前已遍 布五大洲,首先發起的澳大利亞將于2010年全面禁止銷售普通照明用白熾燈,歐盟宣布將于2012年淘汰白熾燈,日本、韓國、加拿大、巴西、阿根廷、美國 等分別在2011年至2014年要逐步淘汰白熾燈。我國于2008年初開始向全球環境基金(GEF)報送中國“逐步淘汰白熾燈,加快推廣節能燈”項目建議 書,目前項目已正式啟動。今年7月14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出席了由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三方的簽字儀式。這一項目的主要內容包括 三部分,一是白熾燈企業轉型,提高節能燈的產品質量;二是節能照明產品的推廣,尤其是對欠發達地區的推廣;三是相應的配套政策,并提出中國逐步淘汰白熾燈 的路線圖。我們相信,通過照明電器行業一系列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措施的實施,必將會為我國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