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7-15 點擊率:49
[專家簡介]:劉希清連續兩屆擔任國家安全防范報警系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在安防行業從業多年。他是《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GB50348及GB50394、GB50395、GB50396系列標準的主要編制者、策劃者、組織者,親自主持制定了70余項安防領域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對我國安防行業的發展做出突出貢獻。
千家網:您曾經帶領安防標委會制定了相應的國家標準與行業標準,請您給我們介紹一下當時的情況。
劉教授:全國安全防范報警系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00)自1987年成立以來,為我國的安防標準化做了很多的工作。2004年至2007年,由公安部主編,建設部批準,建設部與國家質檢總局聯合發布的《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GB50348)與《入侵報警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50394)、《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50395) 、《出入控制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50396)等系列國家標準的發布實施,是我國安全防范技術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千家網:您不僅主編了《安全技術防范》專著受到我國安全防范技術界、智能建筑工程界的普遍關注和歡迎,撰寫了多篇論文,而且參與制定了安防領域七十多項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在您看來,標準對于安防行業來說,有什么特殊的意義?! ?
劉教授:標準是行業發展的技術基礎。一個行業如果沒有比較完善的標準體系和相當數量的產品標準、工程標準和管理服務標準作支撐,行業的健康發展是不可能的。全國安防標委會(TC100)受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和公安部科技局委托,負責我國安全防范領域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制修訂工作,任務繁重而艱巨。TC100已經制訂的標準有一百多個,正在制定的標準有幾十個,有力地支持和促進了我國安防行業的發展。
千家網:我國安防標準和國外安防標準相比,有哪些特點?
劉教授:國際上負責制定安防報警標準的標準化組織是國際電工委員會(IEC)的第79技術委員會。
但是IEC/T79的標準沒有我國的范圍廣,只有報警產品、系統的標準,監控方面的標準、防爆安檢、生物特征識別等方面的標準幾乎沒有。我國的安防標準體系與國際標準相比更全面,涉及電子防護、實體防護、生物特征識別等多個領域,應用范圍更廣。
特別是我們編制的《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系列標準,是一部內容完整的工程建設技術標準。它對安全防范工程的設計、施工、系統檢驗、竣工驗收等工程建設的各個重要環節都提出了嚴格的質量要求和切實的技術措施。《規范》提出的安全防范工程設計應遵循的七項原則,是國內外安全防范工程技術界多年來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的高度概括與總結;《規范》提出的安全防范的三種基本手段、三個基本要素必須相結合、相協調的設計理念,是我國20多年來安全防范管理實踐和工程實踐的經驗總結;《規范》中關于系統安全性設計、可靠性設計、電磁兼容性設計、環境適應性設計、系統集成設計等要求,既總結了我國安全防范工程的實踐經驗,又吸收了電子信息系統、通信系統、計算機網絡工程設計的新成果、新要求,能較好地適應科技發展的趨勢,體現了安防標準化與時俱進的精神。因此《規范》的頒布,不僅受到安防技術界的熱烈歡迎,而且受到包括智能建筑界在內的社會各界的普遍歡迎。這些設計理念和設計原則在國際上也是領先的。
千家網:請您談談目前我國安防行業的標準化情況?! ?
劉教授: 作為朝陽產業的安防行業,標準化工作還需大大加強,標準滯后的問題還需要進一步解決。由于安防產品門類龐雜,系統應用領域眾多,工程管理尚不規范等原因,我國相當多的安防新產品尚無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工程市場缺乏有序競爭。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 企業對標準認識不足,標準化意識不強,在標準的制定和使用過程中的參與度不夠;
(2) 傳統安防企業規模相對較小,產業化規模不夠,IT企業、家電企業對安防行業的個性化需要尚缺乏了解;
?。?) 由于安全防范技術是多學科交叉融合的綜合性應用科學技術,所涉及的技術門類多,技術發展快,新產品、新系統、新應用不斷涌現,增大了標準制定的技術難度。
安防行業要指引標準化戰略,安防企業要實施標準戰略、專利戰略,大家共同努力,把我國的安防標準化工作做得更好!
千家網:您認為安防技術未來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劉教授:國內安防市場近年來發展迅速,這也帶動了安防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提升。我在2003年曾講過,安防技術的未來趨勢是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集成化。視頻監控是最重要的安防系統之一,它的數字化、網絡化、集成化特點也很顯著,車牌識別、移動偵測、入侵檢測、目標跟蹤等,已使得監控系統更加智能化。另外,視頻監控系統的大規模聯網,已使監控系統逐步IP化、高清化。各地正在建設的城市報警與監控聯網系統,不僅大大提高了社會治安的綜合防控能力,而且對于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數字城市的建設,也將是一個極大的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