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7-14 點擊率:42
2007年,國內最火爆的話題非“房地產”莫屬,大票炒房客忙得不亦樂乎,一面大肆“攻城略地”,一面瞅準時機高價拋售,全國大大小小三千多個城市幾乎無一幸免。無獨有偶,全球各大半導體巨頭似乎也沒閑著,2007年半導體產業里也刮起了一股“置業”風潮。不過這半導體產業里的“置業”可不同于炒房,不但動輒就是億萬美金的大手筆,而且深思熟慮步伐穩健,同時還暗藏企業未來發展的玄機。當然,這半導體廠商的“置業”行動就和炒房一樣有賠有賺,自然也就有喜也有悲啦!這些舉措的背后有的是蘊含宏圖偉略的開疆辟土,有的卻是成本緊縮的的無奈與辛酸。欲知詳情,大家就請隨我一起去一探究竟吧!
關張大“吉”
ADI痛舍“雞肋”,MTK低價買進借機“漂白”
記得06年的時候,ADI的某位高層提及MTK(聯發科)時笑稱,MTK對ADI的威脅“不足為懼”。時隔一年,ADI在中國的手機芯片業務似乎愈顯步履維艱,手機芯片業務之于ADI有如雞肋之于曹操,“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此時,已在中國市場叱咤風云的MTK也打起了自己的如意算盤,趁虛而入,低價收購,豈不美哉!就這樣,雙方暗通款曲,遂一拍即合,MTK以3.5億美元的好價錢輕松獲得ADI旗下Othello和SoftFone手機芯片產品線相關的有形及無形資產以及團隊。 要知道,這條產品線在2006年可是為ADI貢獻了約2.3億美元的收入啊!在這一層面上來看,MTK無疑是占了大便宜。
通過此項交易案, MTK的無線通訊部門將獲得一支由近四百名具有豐富產品開發及客戶服務經驗人員組成的專業團隊;擴大全球各地的客戶群;增加新的手機基頻和射頻芯片產品包括GSM、GPRS、EDGE、WCDMA和TD-SCDMA芯片以豐富其現有的產品組合;另外,還可取得無線通訊產品相關的關鍵專利和知識產權。這下MTK不但得利,而且還可趁機“正身漂白”,這一石二鳥、名利雙收的招數實在是高啊!
雖然ADI的高層一直強調這是項“雙贏”的交易,但也不免讓人聯想到善用精神勝利法的“阿Q”。這樁交易背后暗藏的心酸與竊喜,個中滋味只能讓當事雙方自己慢慢去體味啦!
抓大放小,鞏固核心業務英飛凌全面“拋售”光纖通訊“地皮”
安華高對英飛凌聚合體光纖(POF)業務的收購,標志著英飛凌正式退出光纖通訊部件市場。其實早在2005年,英飛凌就已經在逐步剝離光纖業務了。2005年初,英飛凌將大部分光纖收發器業務賣給了Finisar,當年稍晚又把雙向收發器生產線賣給了臺灣地區的EZConn,年末又把玻璃纖維工廠賣給了西門子VDO。這一系列的剝離行動早就為英飛凌日后的全面退出打下了伏筆。
英飛凌的聚合物光纖(POF)業務一直是汽車多媒體信息娛樂網絡和安全系統收發器市場的領導者。該業務部還提供實現傳輸轉換和家庭寬帶服務的發射器和接收器。原本安華高就在光纖領域有著不俗的表現,而借此次收購更可實現其在四個目標終端市場之一的汽車和工業市場的市場份額的擴展,真可謂是如虎添翼。不過,英飛凌就沒那么開心了,雖說此次剝離可以讓她更專注核心業務,但是全盤放手這樣的結局也未免顯得過于凄涼了。
“輕晶圓廠”戰略再次大動作,ST“訣別”三家工廠
繼退出閃存業務的決定后,意法半導體(ST)又關閉了兩家美國的晶圓廠和一家IC封裝,此次決策波及僅4000名員工。這是ST退出閃存業務,并與英特爾組建一家新的獨立合資存儲器企業后作出的決定。在那次行動中,ST也裁去了約4000名員工。同時,ST也把一些存儲器代工廠轉移到了合資企業,顯然這是朝著“輕晶圓廠”模式發展的又一個舉措。不過這所謂“輕晶圓廠”戰略制定的緣由卻令人多少感到有些“無奈”,由于產能嚴重過剩,ST只好通過減少生產場所來控制局面的惡化,ST高管對此也毫不隱諱:該行動的目的就是削減成本,提高銷售收入固然重要,但當務之急是要降低生產成本,以及管理成本,從而改善公司的成本結構。
ST目前已經將其全球大部分的6英寸晶圓生產轉移到位于新加坡6英寸工廠和其他地區的8英寸工廠,這些“便宜”的工廠一年將為ST節約1.5億美元,相信此次行動定會再次給ST省下大筆銀子。
放棄IC制造“賣廠保身”,索尼芯片廠易主東芝
處于困境之中的索尼采取了放棄IC制造的重大行動,把先進生產線轉讓給了東芝,這一點并不出人意料。雖然索尼和東芝表示,雙方已組建兩家合資企業。但實際上,索尼正在把工廠轉讓給東芝,向著輕工廠甚至是無工廠的方向前進。
作為這項交易的一部分,東芝與索尼和索尼電腦娛樂公司建立了一家合資企業,將生產包括Cell處理器和RSX圖形引擎在內的高性能半導體。Cell處理器是索尼、東芝和IBM共同開發的,已被用于索尼的PlayStation 3游戲機。而這款游戲機的銷售情況一直比較低迷,前途很是渺茫 。 此外,索尼將在2008年3月底以前把Fab 2工廠的300毫米晶圓生產線轉讓給東芝,完成轉讓后,該生產線的生產將由之前提到的合資企業管理。
同時,索尼還將向東芝轉讓大分TS半導體(OTSS)的資產。OTSS是東芝與索尼之間的合資企業,1999年成立,用于為PlayStation2游戲機生產半導體。
通過這項合作,一方面東芝可以通過提高訂單數量和保證用于PlayStation的高性能半導體的定期訂單,擴展和增強其系統LSI業務。而索尼也可以通過高性能半導體的工藝過渡,來促進PlayStation業務的進一步增長。勉強算是“雙贏”吧!
延伸閱讀:
預期目標難實現,歐司朗“淚斬”顯示器業務
由于對OLED顯示器的市場預期一直沒有實現,歐司朗(Osram)已經宣布停止生產OLED顯示器,并關閉在馬來西亞檳榔嶼的相關工廠。至此,這家西門子旗下的子公司07年已經全面退出基于OLED的無源矩陣LED顯示器生產。與此同時,它將會集中力量于OLED照明解決方案的研發活動和上市進程。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說:“畢竟,我們是一家從事照明產品的公司。”
從2003年開始,歐司朗生產的“Pictiva”品牌無源矩陣顯示器被通信系統、工業和移動通信等廣泛領域所采用,但是需求一直達不到歐司朗的預期水平。這次關閉也是苦苦掙扎之后“揮淚”行動。而另一方面傳來的消息倒是有些令人振奮,歐司朗在檳榔嶼的新LED工廠動工興建,將創造大約800個就業。此外,該公司還宣布將把它在該地區的后端產能提高50%。希望這家投資幾千萬歐元的新工廠能夠為歐司朗的OLED照明業務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