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Arial" sty 在十大產業振興規劃的制訂過程中,物流業的入選可謂是搭上了“末班車”。與一度志在必得卻最終落敗的房地產業、能源產業相比,物流業也只能算是名不見經傳的后起之秀,其最終浮出水面的結果甚至讓人有些意外。
而事實上,也恰恰是物流業“新興產業”的身份,為其帶來了絕佳的機遇。一方面,剛剛成型的物流產業結構體系本身確實是亟需扶持的;另一方面,其方興未艾的階段性特點為其帶來了雙重的內需拉動力,物流業本身是解放內需的對象,而其在發展過程中逐步升級的必然需求,也為相關設備與技術的市場帶來了活力;最后,作為相互銜接、不可或缺的一環,物流業的發展狀況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到其他各大產業的整體效率。所以說,在這個特殊的時刻,物流業受到如此重視是在情理之中的。
物流業對自動化技術需求可觀
而自動化在物流業振興中的機遇,自然是我們最為關心的。那么從規劃的主要內容來看,機遇主要在何處得以體現呢?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時強調指出,要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物流標準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在規劃中還明確闡述了其中幾條主要任務,其中就包括: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完善物流標準化體系以及加強物流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等等。
從全文內容來看,以上幾點內容與自動化技術的應用最為契合。事實上,自動化技術應用范圍的擴大,一直與各行業信息化、標準化的發展有著緊密的聯系,而加強物流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則將本已打開的自動化之門又有力地猛推了一把。從現代物流的理念上來看,其至少集成了倉儲、運輸、包裝、裝卸、搬運、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多個環節,并且其中大部分環節在完整的產業鏈條中是被循環實施的。我們發現,其中幾乎任何一個環節都為自動化技術提供了具體的應用。
在倉儲環節,自動化立體倉庫的大規模普及為
PLC安全光幕、廠域無線網絡等技術開啟了大門;堆放、碼垛環節的無人化又為越來越多的工業機器人打開了市場,這也離不開高性能的控制器,以及高精度運控、部件;分揀系統對于終端檢測識別的要求高而細,RFID、光電傳感器生逢其時;而覆蓋各個環節的物流信息系統則為整廠甚至跨廠范圍內的軟硬件集成整合提出了繁多的問題,如何將各司其職的自動化部件及其提供的豐富信息加以管理和利用,如何將靈活的物流信息系統與規整的ERP、MES等進行無縫連接,如何實現對物品的實時跟蹤、定位以及信息反饋,這些都為自動化新技術提供了展示的平臺。
聯動發展要求帶來新商機
除此之外,國務院確定了振興物流業的九大重點工程:包括多式聯運和轉運設施、物流園區、城市配送、大宗商品和農村物流、制造業和物流業聯動發展、物流標準和技術推廣、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物流科技攻關及應急物流等。其中制造業和物流業聯動發展這項重點工程其實也是一度困擾制造企業的問題。
從規劃的含義去理解,規劃傾向于鼓勵制造企業改造現有業務流程,促進物流業務分離外包,提高核心競爭力。培育一批適應現代制造業物流需求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提升物流業為制造業服務的能力和水平。而事實上,目前由于第三方物流企業的能力和水平還不夠高,很多制造企業仍然將物流視為企業內部供應鏈的環節之一,在這種現狀下,通過完善企業生產信息化體系,往往能夠為企業帶來清晰的思路,做出正確的抉擇。而這樣的需求,也為提供制造業信息化整體解決方案或者可定制模塊化部件的自動化方案提供商帶來了商機。
政策保障送“米”下鍋
產品需要升級,技術也需要升級,然而嚴峻的經濟形勢令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規劃也針對這一問題提出了解決辦法,要求政策鼓勵多渠道增加對物流業的投入。對列入國家和地方規劃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鼓勵其通過銀行貸款、股票上市、發行債券、增資擴股、企業兼并、中外合資等途徑籌集建設資金。銀行業金融機構要積極給予信貸支持。對涉及全國性、區域性重大物流基礎設施項目,中央和地方政府可根據項目情況和財力狀況適當安排中央和地方預算內建設投資,以投資補助、資本金注入或貸款貼息等方式給予支持,由企業進行市場化運作。至此,對物流業這一新興產業的資金注入問題,也終于得到了有力的回應,在相當大程度上解除了后顧之憂。從這里,也可以看出規劃的務實之處。
從預測利好到收獲利好
可以看到,物流業事實上已經具備了成為自動化優質市場的條件,但急欲重啟快速增長引擎的各類自動化供應商,在這一新興市場能否真正將預測中的利好實實在在地抓到手里呢?我們不妨從以下角度分析。
物流業在國內仍然是新興產業,這一特點決定了其擁有巨大的技術與設備需求。事實上,與起步較早的國家相比,國內物流業的產業結構成型的時間并不長,體系也是剛剛建立不久,隨著其視野的不斷開拓和發展步伐的逐漸加快,對于先進技術的需要也會隨之逐漸由潛在需求轉為顯性、迫切的需求。與其它已經成型多年的產業相比,其需求潛力更為可觀。
其實作為行業來說,也要先解決“溫飽”問題,才能在產業升級等高級需求上擁有投資能力。這樣的新興產業,恰恰在其發展機遇期得到了政策的垂青,這也勢必會為其發展的進程帶來加速。值得一提的是,物流業也是十大產業中唯一一個以服務為主要性質的行業,這使其在自身需求的拓展方面也更為靈活。
而對于自動化產業,也要加強自身競爭力,否則即便有再好的機遇和市場,也未必能夠如愿收獲利好。其實自動化廠商在這樣的新領域,展現競爭力的方式更加多樣,如何在現有產品與技術的基礎上,研發并提供針對物流業特點“貼身”打造的產品與方案,將成為競爭的新焦點。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發現,自動化技術與產品,在振興規劃指導下的物流業必將發揮出重大作用。最年輕的產業即是最有活力的產業,對于自動化這樣一個同樣年輕的產業來說,物流業將注定成為志趣相投的同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