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7-14 點擊率:53
在本系列專題的第一部分內容中,iSuppli公司確定了一些重塑電子供應鏈的一些主要因素,包括半導體需求的分散化,該因素使得芯片廠商更難以確定和利用重大增長機會。在本周本系列專題的第二篇文章中,我們將討論半導體業務形式的變化在如何影響供應商的獲利能力。
專業化變成商品化
當半導體產業剛開始出現的時候,而且其后在幾乎一代的時間內,半導體供應商走全面化的道路,包辦一切業務,包括:
準備自己的專用材料和化學品,包括準備自己的硅
生產自己的半導體制造設備
編寫自己的電子設計自動化(EDA)軟件
生產自己的零件
開發自己的知識產權(IP)
從事后端封裝與測試
在此期間,半導體產業沿著上述路線分化成了六個單獨的領域,整個一類廠商都專門從事供應鏈中的某一個領域,如圖1所示。每個領域都變得越來越專業化,從事多個領域的廠商經常發現自己的能力在廣度與深度方面力不從心。
每個領域對于半導體產業來說都非常關鍵,而且這些領域必須密切配合——鏈條上的每個部分之間都無縫配合。因此,供應鏈中的每個領域都已經越來越標準化,市場每個領域的不同廠商所提供的是基本可以互換的商品與服務。而且由于標準化,我們看到這些高科技服務的商品化程度不斷提高,而不久以前這些服務還被視為半導體供應商之間的關鍵差異化因素。
因此,今天在半導體產業,即使專業化正在變成商品化,所有廠商都需要與更專業化的廠商建立關系。在芯片領域有700多家公司,這些更專業化的廠商仍在使自己的產品有別于其它廠商。
半導體產業利潤率面臨壓力
隨著半導體產業的商品化與分化,芯片供應商的利潤率普遍下降。
如圖2所示,半導體廠商的營業利潤率正在萎縮。2007年第二季度,營業利潤率下降到了5%。這明顯低于2006年第二季度的15%,更是大大低于2000年第三季度的28%。半導體產業在2000年第三季度到達頂點,隨后在2001年大幅衰退。
圖1:半導體產業專業化
來源:iSuppli,2008年1月
芯片代工廠商和半導體制造設備生產商的處境比半導體供應商好一些,但他們的整體利潤率也低于前幾年。
盡管半導體產業利潤率下降部分緣于市場中的特殊形勢,包括私有化公司的重組、內存芯片價格下跌和微處理器領域中的價格戰,但半導體供應商利潤率的長期下降反映了競爭者過多和專業化走向商品化,這使得所有廠商的生意非常難做。
老商業模式失靈
根據本系列文章以前討論過的因素,即需求分散化、供應鏈分化和商品化、利潤率低迷和競爭者過多,日益明朗的是,半導體公司的多數現有商業模式已經不靈了。
這點可以從圖2看出。圖2所示為全球80家主要半導體供應商在2001-2004年的上一個完整半導體景氣周期的營業收入增長情況。該圖顯示半導體市場表現呈明顯的三態分布,廠商清楚地分為三類:表現優異者,表現一般的大多數,表現落后者。
圖2:半導體供應商的平均利潤率
來源:iSuppli,2008年1月
表現優異的一類有19家廠商,在此期間平均增長率高于145%,大約是產業整體水平45%的三倍。表現優異者遙遙領先于大多數廠商,后者的最高增長率是35%左右。11家表現落后的廠商的營業收入全部下降,最高降幅達30%左右。
該圖的一個有趣的事實是,決定半導體廠商類別的主要屬性似乎對于廠商的市場表現沒有什么影響。半導體廠商經常按其服務的市場、所屬地區以及有無自己的工廠進行歸類。但是,從統計角度來看,不同屬性廠商的市場表現沒有明顯差異,而且這些分類對于半導體供應商的財務成果幾乎沒有什么影響。
在上一個半導體景氣周期中,真正使廠商市場表現出現差異的是具體半導體供應商的商業模式。表現優異者與表現不佳者相比,前者有不同的和更好的商業模式。
在本系列專題的下一篇文章中,iSuppli公司將分析,在充滿挑戰的半導體市場中哪種商業模式能夠成為最成功的模式。
但PC芯片和分銷商庫存出現緊張
作者:ROSEMARY FARRELL
據iSuppli公司,第四季度全球電子供應鏈中的過剩半導體庫存與第三季度相比僅略有下降,盡管與PC相關的芯片供應出現趨緊跡象。
截止到第四季度末,全球過剩半導體庫存估計為37.5億美元,符合iSuppli先前的預測。這僅比iSuppli最近修正后的第三季度預估值39.7億美元下降5.5%。iSuppli原來預計第三季度庫存為37.5億美元。
圖3所示為iSuppli對于各季度全球電子供應鏈中的過剩半導體庫存的估計,包括以前的預估值和修正后的預估值。
圖3:全球電子供應鏈中的過剩半導體庫存(以10億美元計)
來源:iSuppli,2008年1月
通訊與內存市場疲軟
第四季度半導體供應過剩的背后主要原因,是通訊基礎設施設備市場表現低迷。通訊終端市場的需求弱于預期,導致渠道中的相關半導體庫存上升。
第四季度初,通訊芯片供應商的庫存就處于高位。無線與有線基礎設施建設活動遲滯,導致供應進一步增長。供應商庫存過剩的局面預計將保持到2008年。
報告顯示,分銷渠道中的通訊基礎設施芯片庫存處于增長之勢。
低迷的通訊基礎設施環境,在一定程度上被企業網絡芯片銷售增長所抵消,促使可編程邏輯器件(PLD)廠商在12月作出正面展望。
內存芯片廠商亦面臨困難形勢。有報告稱,用于消費電子產品和其它應用的NAND閃存亦出現過剩庫存。同時,第四季度DRAM供應商的處境可能遜于預期,庫存依然過剩。在OEM和分銷渠道方面,內存芯片下降速度一直比預期慢得多。但是,預計價格走勢將略有改善。
PC芯片市場面臨供應緊張局面
2007年第四季度初,除了DRAM以外,PC元件供應普遍緊張。第三季度末,業內開始擔心PC核心邏輯芯片組和圖形控制器供應緊缺,可能在2008年初成為限制供應的因素。
PC相關的半導體供應商報告稱,第四季度呈現正面的需求趨勢,并預測2008年第一季度形勢可能好于預期。PC領域的短缺現象不局限于半導體,硬盤(HDD)供應也趨于緊張,尤其是用于筆記本電腦的硬盤。
緊張的供應局面促使PC半導體客戶比以往略早地采購其年底假日期間所需的芯片。這對于11月銷售產生了負面影響,因為第四季度出貨早于平常。
但是,目前iSuppli沒有聽說PC供應鏈中存在任何可能影響2008年第一季度的嚴重短缺問題。
手機芯片熱銷
供應商報告稱,手機半導體銷售形勢健康。手機OEM廠商的評論一直比較樂觀。手機芯片庫存似乎偏低,供應鏈中存在一些可以應付的供應緊張。12月模擬半導體供應商的預測顯示,無線通訊設備制造商對其產品的需求保持穩定。
沒有意外
第四季度電子供應鏈參與者的財務預測沒有令人意外之處。PC與手機產業的強勁表現符合預期。這種強勢被通訊基礎設施領域中不太正面的評論所抵消。雖然第四季度仍然存在一些未知數,但主要供應商的財務預測顯示,總體庫存水平應該符合iSuppli的預測。
謹慎行事
iSuppli對渠道的了解結果顯示半導體分銷商的庫存處于最低水平,不同于通訊基礎設施芯片的情況。有些半導體供應商報告其分銷伙伴的庫存處于歷史上的較低水平。
宏觀經濟環境仍然不確定,促使供應鏈保持謹慎。這種謹慎心態阻止分銷商重新進貨。
繼2007年第三季度分銷渠道中的庫存天數(DOI)上升之后,分銷領域似乎在第四季度控制庫存增長。
iSuppli公司的調查結果顯示,中國主要分銷商的11月活動情況正常,銷售額比表現強勁的10月持平至略有下降。
在PC領域,電池與LCD的供應保持緊張。但是,第三季度出現的其它元件短缺情況,包括微處理器、高端顯卡和芯片組,基本上在第四季度得到解決。第三季度源于雙倍訂單的庫存增長是可以控制的。
在手機方面,沒有廠商報告說面臨元件短缺,而且供應緊張狀況一直可控。目前,中國低端手機庫存有所增長。
第四季度廠商的業績取決于假日銷售季節的情況,該季節始于美國感恩節假日后的第二天。雖然商店促銷使得“黑色星期五”大獲成功,但有人擔心這種勢頭能否保持下去?!昂谏瞧谖濉碑斕煸缙谖妩c就開始了。有人擔憂廠商不會在整個12月保持盈利。
由于芯片客戶對宏觀經濟環境的看法保持謹慎,市場可見度保持在低位。這導致供應商看不清楚2008年上半年的訂單前景。雖然有些面向手機和PC市場的半導體供應商暗示他們的客戶讓其了解了下一季度的訂單情況,但總體可見度仍然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