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4-26 點擊率:49
隨著IoT技術、5G通信技術、大數據科學等通用技術的蓬勃發展,限制能源互聯網的瓶頸正在被逐一打破。在智能家居、大數據算法和智能電網等領域的規范標準促進著前沿技術走向應用。伴隨著數字化的浪潮,能源和資源得以智能化分配,效率得到空前的提升,能耗成本也大幅下降。在德國,“能源轉型”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國家層面的IT項目:能源產業的數字化轉型是“能源轉型”的一個組成部分。如何培養數字化的思維模式,才是決定未來能源企業生存的關鍵;在數字化這場戰爭中搶占先機,才能為企業贏得市場的主動權。
當下,能源行業正在密切關注如何管理來自電力供應、智能計量以及電網運營的大數據流。為了形成高效,快速和自動化數據處理流程,能源公司必須成為真正的數據專家。只有這樣,才能了解客戶的需求,并提供相應的產品和服務。
同時,數字化進程也幫助公司優化內部流程,比如業務流程文本的挖掘就是最直接的方式。高效的內部流程也是滿足客戶不斷變化的需求所必需的。即使在數字化的世界中,電力產品不會發生屬性上的改變。改變的只是分銷渠道和客戶需求。客戶正在從單純的需求方,向市場的參與者轉變,能夠切身影響市場的活動。客戶的需求,變得更加個性化和多變化。在銷售方面,數字渠道平臺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推廣效果。公司可以通過更多的形式與客戶的綁定在一起:線上,移動互聯,呼叫中心和現場銷售等等。同時,這種綁定在數字化背景下,也為公司提供了深入分析的底層基礎。
數字化轉型也打破了價值創造的界限:至少在能源行業這是完全可能的。數據沒有物理的局限,可以全面的收集、處理和分析,以產生出產品和服務。同時,產業鏈的界限在數字化的過程中,也慢慢變得模糊。新的參與者,可以跨越界線獲得更多的資源,形成新的模式。例如,電動汽車出現在能源行業的幾條價值鏈上,某種程度上也孕育出了新的“產業”。
數字化也對企業文化的發展提出了相應的要求,敏捷協作的工作方法和數字通信技術發揮著核心作用。一方面,幫助企業員工更好的融入數字化的工作環境,另一方面,幫助企業高效分配人力資源。
能源轉型將通過數字化進程發展出新的生命力。未來會有怎樣的商業模式占據能源市場的主導地位?只有效率、勇氣和創造力都具備的企業,才能在其中占得先機。客戶也會在未來取得更大的收益。
? 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
在全年下滑的態勢中,新能源車成為僅有的亮點。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數據顯示,11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37.6%,1~11月同比增長68%。
? 能源熱水系統效果顯著
太陽能—熱泵中央熱水系統中,太陽能直接加熱可滿足熱水系統全年60%~80%的熱量需求,其余20%~40%熱量由太陽能輔助加熱空氣源熱泵機組供應在整個系統運行中,集熱器吸收的太陽能的利用率接近100%,輔助加熱的電力消耗只占系統總能耗的7%~14%,較常規能源的熱水系統可至少節能85%以上。
? 鋰電池產業進入快速成長階段
近年來,鋰離子電池的應用已經逐漸擴展到汽車、家電、電動自行車、儲能等領域。2014年,中國鋰離子電池產量達52.87億只,占全球總產量比重達到71.2%, 2018年預計全國鋰電池產量達到121億只,增速22.86%。國內鋰離子電池產業進入快速成長階段,成為全球主要的鋰離子電池生產國和消費國。
? 聲音 VOICE
解決能源發展的三大核心問題
我國能源發展面臨著三大核心問題。一是安全發展問題。隨著能源需求不斷增加,除了要增強國內供應保障外,增加海外能源資源供應成了必然選擇。如何保障能源進口安全是長期挑戰。二是清潔發展問題。長期以來,我國高度依賴煤炭的粗放低效發展方式,不僅導致資源大量浪費,而且造成了嚴重環境污染。如何實現能源清潔發展是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生態文明建設的瓶頸。三是低碳發展問題。2014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為355億噸,其中我國高達97.6億噸,占全球的四分之一以上,燃煤貢獻了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解決這三大問題,需要國家在推動能源革命過程中,針對問題緊迫程度,采取相應策略性手段和措施。
——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經濟與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肖新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