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4-26 點擊率:25
2022年1月20日,西門子數字化工業集團2022新春媒體交流會在北京召開。西門子大中華區數字化工業集團總經理王海濱及各事業部成員集體亮相,與媒體現場分享了2021年數字化工業集團在中國市場的業績亮點及2022年展望,并就行業數字化的洞察與實踐、“雙碳”目標的規劃與部署等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西門子大中華區數字化工業集團總經理王海濱
數據驅動的數字化轉型
從“自動化”到“數字化”,從“智能制造”到“工業4.0”,從“區塊鏈”到“元宇宙”,盡管新概念、新詞匯層出迭見,但制造業轉型的實質始終不變,是在“數字+算法”定義的世界中,以數據的自動流動,化解復雜系統的不確定性,以達到優化資源配置的效率提高的目的。
前不久發布的《“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到2025年,中國70%的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要基本實現數字化、網絡化,建成500個以上引領行業發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數字化無疑是中國制造業未來發展的正確方向,西門子作為行業先鋒,也將繼續推動中國工業數字化轉型的規?;l展。盡管道阻且長,但不斷地有新技術涌現,讓我們腦海中的數字化未來逐步實現。
“隨著業界對數字化轉型的理解越來越深刻,數字化轉型也一直在不斷升級。隨著日積月累的實踐,當下大家已具有高度共識,對于它背后邏輯的認識越來越清晰:數字化轉型需要以數據驅動產品研發、生產制造、設備維護、客戶服務等全價值鏈。數據和數據之間,需要模型、算法,需要以運算驅動。”談及市場對于數字化轉型的路徑探索路徑,西門子大中華區數字化工業集團總經理王海濱表示,“數字化轉型實踐和探索的本質,就是對制造業運營場景背后邏輯深刻、清晰的認知,將它們以數字語言表達并建立數字模型,以更高效的運算能力協助企業進行決策?!?/p>
數字時代,數據的價值愈發凸顯。西門子可以協助企業的工廠運營變得更自動化、智能化,最重要的是幫助企業完成覆蓋工廠全價值鏈的決策制訂。舉例來說,以前有5%的決策是設備的自動化自行決定,仍有95%還需要以人工的形式進行運算。數字化轉型的實踐和探索的重要體現就是:原來基于人工計算的決策加上了計算機的協助,計算機的范圍涵蓋了PLC、邊緣計算、云計算等。在這一過程中,西門子能幫助工業企業充分挖掘數據的價值,為智能制造的發展創造無限空間。
“豐儉由人”的數字化轉型
從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到交付和服務,大企業的價值鏈往往比中小企業更完整,因此針對大型企業討論的往往是端到端的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而中小企業規模更小,過去主要依靠人工做決策。何為“豐儉由人”的數字化轉型?王海濱解釋,能夠讓當下中小企業可以乘數字化的東風,高性價比地借助計算機收集數據、形成算法來輔助他們做運營決策,便是西門子助力中國工業數字化轉型的目標之一。
據統計,占據中國工業企業數量90%以上的中小企業是中國工業數字化轉型的主力軍,但中小企業在轉型過程中面臨著技術、人才、資金的三大挑戰,其數字化轉型不求大而全,力求小而精。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應以細分場景、具體產線等為主要切入點,可以優先考慮局部軟、硬件結合的數字化解決方案,結合工業互聯網和邊緣側的算力資源,實現輕量級的運維管理,給企業帶來在單點應用上優化,解決場景級應用的痛點,短期相對較小的投入,給企業帶來在單點應用上優化,產生可量化的價值。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2年1月初,西門子首個多觸點、跨渠道數字化服務平臺“數字化客戶之旅”正式上線。這個平臺可以更好地幫助中國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高效開啟數字化之旅。這一平臺將支持用戶一站式觸達西門子賦能千行百業的洞察與實踐、數萬種工業產品及解決方案以及25年來西門子工業技術支持中心的深厚積淀,滿足學習、交易和服務等多重需求。
此外,中小企業需要探索數字化轉型新模式,如依托政府或產業集群等上下游產業鏈的聯動,共創輕量化、低成本、標準化的數字化解決方案。西門子近年來持續與廣東中山、四川成都、浙江臺州等地政府合作建立創新與賦能中心,整合資源,服務地方產業集群,充分發揮在全球工業自動化和數字化領域的先進技術和專長,有效推動當地中小企業數字化升級,并為當地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培養大量創新型和技能型人才。
綠色低碳的數字化轉型
毫無疑問,“雙碳”目標對中國的發展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將對中國的經濟結構、能源結構、生產和消費方式等方面產生廣泛與深遠的影響。西門子致力于為從離散、混合到過程工業的細分領域客戶帶來更有針對性、更落地的碳中和發展路徑,以貫穿企業全生命周期的綠色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助力工業的高質量發展。王海濱表示:“面對國家的政策要求,西門子目前在綠色低碳發展方面最大部署就是厘清自己的能力,了解到我們能為企業客戶提供什么協助?!?/p>
西門子數字化工業集團主要從兩大維度為客戶實現“雙碳”目標提供技術支持。一方面,自動化和數字化技術與生俱來的高效、靈活的屬性本身就是企業節能減排的有力抓手。比如變頻器、高效電機、能源管理軟件等數字化產品,可以有效幫助企業實現節能減排。另一方面,隨著中國“雙碳”目標的制定,新能源等相關產業飛速發展,而數字化技術被更廣泛地應用其中,分布式光伏、風力發電、新能源汽車制造等產業的飛速發展均離不開數字化技術的加持,這對西門子而言也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機會。
2021年西門子在中國啟動了“零碳先鋒計劃”,以數字化創新和跨領域知識與經驗,攜手各方伙伴共創綠色生態,賦能打造端到端的零碳產業鏈,助力中國實現“雙碳”目標。另外,西門子位于成都和南京的工廠也在持續踐行節能減排。成都數字化工廠已經完成兩款PLC產品的碳足跡核查,同時也建立了SiGreen平臺,并得到了TüV南德的認證。在工廠項目中,西門子采用了先進的技術,通過工業邊緣計算,精確追蹤控制器產品生產過程的碳足跡。同時,針對產品上游供應鏈產生的碳排放,西門子利用區塊鏈技術,構建了一個加密的信任網絡,各級供應商都能將其碳排放數據連同相關證明可靠共享,并避免數據被篡改。
王海濱在媒體采訪中談到:“企業在實現碳中和的過程中必然會面臨很多挑戰,但更要看到機遇,把減碳作為企業發展的長期戰略。不同于‘彎道超車’,‘雙碳’可能倒逼企業轉換‘新賽道’,謀劃‘新布局’,并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地推進數字化轉型?!?/p>
結束語
1872年,西門子向中國提供了第一臺指針式電報機,19世紀末交付了中國第一臺蒸汽發電機以及第一輛有軌電車,1985 年,西門子與中國政府簽署了全面合作備忘錄,成為第一家與中國進行深入合作的外國企業,2022年,西門子迎來在華150周年。展望新的一年,王海濱分享:“持續打造數字化創新共同體,加大賦能助力行業數字化轉型,持續強化本地價值鏈是西門子的重要發展戰略?!弊鳛橹袊I市場發展重要的參與者、助力者、見證者,我們期待西門子中國繼續高掛云帆,乘風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