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7-21 點擊率:61
7月14日,在2022施耐德電氣“數字賦能 全程減碳”創新峰會上,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原司長周長益從宏觀角度解讀雙碳目標的緊迫性,強調減碳已關系到企業生死存亡,并提出企業減碳要做到“三個堅持”。
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原司長周長益(左二)出席2022施耐德電氣創新峰會
當前,中國是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大的國家。要實現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意味著中國也將會成為全世界上減排最快的國家。時間緊任務重,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連續兩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逐漸從“強調目標”轉向“實踐配套”。
周長益認為,隨著雙碳相關法律法規加速落地,和環保生態文明建設標準的不斷提升,對企業而言,減碳不僅是發展問題,更是生存問題。此外,核心企業對其供應鏈正提出越來越多的碳排放約束性要求,減碳落后的企業將隨時面臨喪失市場機會的風險,減碳已經關系到企業的生死存亡。
針對企業迫在眉睫的減碳需求,周長益結合自身在環保節能領域多年的研究觀察,為企業減碳提出了規劃性建議,即“三個堅持”:
首先是堅持節約發展,尤其是能源的節約。我國人口全球占比不到20%,GDP全球占比 18%左右,但能源消費占到全球的25%左右,節能壓力緊迫,亟待加大發力。同時,對企業來說,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節約意味著成本下降,競爭力提升。企業應當實施全面的節約戰略,通過成立專門的組織,設立相關的目標及激勵機制,全面推動節約發展。
其次是堅持清潔發展。在環境保護要求愈來愈高的趨勢下,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更要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及環保標準,自覺堅持清潔生產,并堅決杜絕違規排放。
最后是堅持循環發展。生產、生活廢棄物的處理將成為未來人類面臨的最大難題,循環利用則是最佳應對舉措。目前,發達國家的廢物資源利用率已達到40%,而中國僅有10%,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踐行循環發展,企業一方面要做到再生產品質量高于原生產品;另一方面,還要確保循環利用過程不產生附加污染排放。
關于施耐德電氣
施耐德電氣的宗旨,是賦能所有人對能源和資源的最大化利用,推動人類進步與可持續的共同發展。我們稱之為 Life Is On。
我們的使命是成為您實現高效和可持續發展的數字化伙伴。
我們推動數字化轉型,服務于家居、樓宇、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和工業市場。我們通過集成世界領先的工藝和能源管理技術,從終端到云的互聯互通產品、控制、軟件和服務,貫穿業務全生命周期,實現整合的企業級管理。
我們是一家擁有本土化優勢的全球企業,致力于推動開放的技術及合作伙伴生態圈,積極踐行有意義、包容和賦能的共同價值觀。
www.s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