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4-18 點擊率:49
在進行轎車油漆護理時,如果經檢查認定面漆層已被刮透,但未傷及底層涂漆其護理噴涂工藝如下:
1、打磨清洗
在底層涂漆附著完好的情況下,對中涂層及面漆層的刮傷部分進行打磨清洗,并加以修整損傷部位的邊緣,使其邊緣不見有損傷的涂層、附著力都很良好的部位出現為止。
2、表面處理,確保處理質量
在除去刮傷部分的中涂層及面漆層之后,打磨平整使之光滑,并對邊緣部分進行適當的擴大面積進行表面處理。用專用清洗劑去除此表面的油污、石蠟及其他異物,并使之干燥。若此部位的面積較大,可用遠紅外燈進行烘烤,使待涂裝的表面達到平整、光滑、干凈,達到待涂裝的表面質量標準的要求。
3、表面處理的注意事項
當使用壓縮空氣來吹去待涂裝表面的粉塵進,則空氣壓縮機必須帶有油水分離器,使吹出的壓縮空氣中不應帶有油份和水汽。已進行表面處理后待涂裝的表面,不允許用手去觸摸,往往使手皮膚上的油粘污的已清潔的表面,否則會導致涂層附著不良,影響噴涂質量。
若表面處理工作質量不好,就會產生如下涂層弊病:
(1)當帶有強溶劑的涂料噴涂到局部氧化的表面上,或表面處理不很干凈,或表面含有石蠟等物質存時,均可能使涂層起皺。
(2)當噴涂前,已處理好的表面,或未能徹底清潔處理好的表面,落上了碎屑或小顆粒異物。涂裝后,會導致涂層表面凸凹不平,易見碎屑等弊病出現。
(3)若打磨后的表面未能徹底清理,尚有磨料顆粒存在,則會造成涂層呈現出魚眼狀表面。
(4)當噴涂表面不當,車身表面未徹底干燥,有的部位殘留有水份,則使涂裝后的涂層表面出現涂膜含水珠。
(5)若表面處理不徹底,殘留有塵土、水汽或其他異物浸入而使涂層分離產生起泡。
(6)由于表面處理不徹底,殘留異物浸入而使涂層分離狀況不同,產生細小針狀泡。
4、中涂層噴涂施工
在前面處理好的干燥而清潔的待涂表面上涂裝底涂層,待烘干燥后即可。按要求選定好中涂層涂料施工條件并進行中涂層噴涂施工。以TP—37高固體分環氧聚酯型氨基汽車中涂層漆為例,制定其護理涂裝工藝如下:
(1)施工工藝參數。施工粘度為(26±3)s/25℃(涂—4)手工操作。稀釋率為(20±5)WT%;霧化壓力為30~50N/c㎡(槍口壓);霧化幅為25cm;涂裝距離為25cm;重涂幅為2/3;吐出量為300~500mL/min。流平時間為10~15min(常溫);干燥溫度為140℃;干燥時間為20min;干燥膜厚為(35±5)um(一次性成膜)。
(2)遮蓋好不噴涂的部位。
(3)使用設備:在室內空氣噴涂法使用的主要設備有空氣壓縮機、油水分離器、壓力表及控制器、壓力輸送管、涂料輸送管、涂料貯存罐及噴槍槍等。工作原理如圖所示:
汽車噴涂,特別是在維修護理噴涂中,常用有虹吸式杯的噴槍進行噴涂作業。這種噴槍的板機既控制空氣,又控制涂料。這種噴槍,都有一套完整的配套用的噴嘴、噴針和噴杯,以適應噴涂各種涂料和不同的噴涂量。一般維修護理廠均有多套噴槍,分別用來噴涂底漆,中涂層漆及面漆,以更好地保質保量完成噴涂。
(4)中涂層漆烘干。若修補面積不大,可采用室溫自然干燥,但時間較長;一般常用遠紅外線干燥煤或遠紅外線干燥箱(反射式)進行局部干燥。
(5)中涂層漆膜打磨清潔。當干燥后的中涂層漆膜進行打磨時,用320號的水磨砂紙修補的中涂面漆進行表面打磨,同樣打磨到用手觸摸無粗糙感為止,并用水沖洗干凈,將水擦干,晾干或用壓縮空氣吹干,最好還是用遠紅外線燈箱烘干。
5、噴涂面漆
將已選定好的面漆,按施工條件的要求,調配到規定的工藝條件允許范圍內,然后進行噴涂。每次噴涂之間,必須有涂膜足夠的流平時間,若選用的面漆是TM—01各色氨基烘干汽車面漆,則涂料是流平時間為5~8min。為了保證面漆層的要求厚度,每次重疊噴涂面漆之間的涂膜流平時間是5~8min,第一次噴涂完了之后的流平時間是10~15min,這都是以噴涂室的室溫在25℃條件下的工藝參數。當室溫較低時,時間則要適當長些,以涂料的流平狀況為準。
TM—01氨基烘干汽車面漆的施工條件:
(1)使用前必須將面漆攪拌均勻,并用絹布或絲棉布過濾。
(2)施工時以手工噴涂或靜電噴涂為主。稀釋溶劑必須采用配套的面漆稀釋劑。
(3)手工噴涂時,涂料的粘度為22~24/s25℃,采用涂—4粘度計測定。
(4)面漆手工涂裝時,為確保涂膜厚度,要噴涂兩次,層間流平時間為5~8min;第一次噴涂完后的流平時間為10~15min。
(5)本產品配套底漆為8603陰極電泳底漆、中間漆為SM—01中涂層漆。轎車車身涂層的總厚度為80~110um。一般采用的是兩道色漆和一道清漆組成為轎車的整個面漆厚度。面漆層厚度一般為50~60um。第一道面漆噴涂厚度為30~40um,然后流平10~15min后,需要進行烘干。
6、第一道面漆烘干
由于是維修涂裝烘干,與轎車制造時烘干原理上是一樣。為了從經濟效益和質量綜合考慮,采用的烘干設備就不可能完全一樣。當維修涂裝的面積較小時,不可能在整車的烘干室內進行烘烤,因為能源浪費太大,一般采用特制的遠紅外烘烤燈或烘烤箱進行局部烘干。烘烤的溫度和時間就取決于現場的實際狀況而定,但必須要達到烘烤的質量要求。可用棉球法測定漆膜表面是否實際干燥,實際干燥后,就可進行下序施工。
7、第一道面漆打磨
用320號砂紙進行面漆表面打磨,使第二次面漆涂層表面平整光滑,并用抹布、壓縮空氣邊吹邊磨潔凈。最后用帶粘性的抹布將表面徹底擦抹干凈,待噴第二道面漆。
8、噴涂第二道面漆
因為采用第二道面漆的材料沒有改變,其工藝方法和施工要求也同第一道面漆噴涂時一樣。涂膜厚度30~40um。終了流平時間為10~15min。
9、第二道面漆烘干
第二道面漆烘干的工藝,也同第一次面漆烘烤工藝一樣,施工要求和環境條件都沒有改變,只是增加了面漆層的總厚度。
10、第二道面漆打磨
對這次面漆打磨,應特別注意打磨質量,因為它是直接影響涂層表面質量的最后打磨工序。用500號至600號砂紙輕累濕打磨,消除涂膜缺陷,然后進行烘干。
11、噴涂的罩光漆層
將經打磨干燥后的轎車,噴涂一層氨基罩光漆。有的維修廠,是將此工序合并到第二道面漆噴涂之中。具體作法是在原面漆的施工前加入罩光清漆,加入量不超過20%,再適當加入稀釋劑進行充分攪拌均勻,以增加其光澤度為目的。其粘度應適當稀一點,經過濾后才使用。這種工藝,能減少一道工序,但從表面涂層的涂裝質量而言,肯定是不會相同的。若局部涂裝修理,適用價值不大,還應參考轎車原涂層的涂膜結構,若轎車原涂層有罩光層,則應按此工藝進行。
(1)罩光漆的施工。施工條件:以罩光漆KH—24為例,采用專用稀釋劑KH—24;稀釋率14%~16%;稀釋粘度24~25s/25℃(涂—4);施工固體分質量分數46%;穩定性靜置48h后,輕輕攪拌易恢復。
涂裝方法:噴涂次數5~6次,目標厚度35~40um。每次之間流平3~5min;最后一次流平時間7~10min。
(2)罩光漆的干燥。干燥條件,在140℃條件下,干燥30min;若在干燥室內采用保持式干燥時間為20min。若是局部小范圍的干燥,采用遠紅外線加熱器進行烘烤,時間以實際干透為止。
12、打蠟拋光
打蠟拋光的目的是為了增強表層涂料的光澤和保護性,若經常拋光上蠟,可使涂層始終光而且耐水,能延長涂膜的使用壽命。
上蠟拋光的施工程序是先用棉布、呢絨、海綿等浸潤砂蠟(磨光劑),進行磨光,然后擦凈。砂蠟專供各種涂層磨光和擦平表面高低不平之用,可消除涂層的桔皮、污染、泛白、粗粒等弊病。
砂蠟的組成大部分為一種不流動性蠟漿狀物質,在選擇磨料時,不能含有磨損打磨表面的粗大粒子,而且使用過程中不應使涂層著色。使用砂蠟打磨之后,涂層表面基本上耐水性能。上光蠟的質量主要取決于蠟的性能,比較新型的上光蠟,是一種含蠟的乳濁液。由于其分散粒子較細,而其中還存在著乳化劑或加有少量的有機硅成分,所以拋光時可以幫助分散、去污。因些可以得到更光亮的效果。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索爾維全系列Solef?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