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發布日期:2022-04-26 點擊率:47
訪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曹述棟
隨著核電發展步伐加快,天然鈾進口不可避免成為當前緩解鈾資源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徑。然而作為核電發展的物質基礎和根本保證,天然鈾進口的必要性何在?其不斷攀升的對外依度存是否會影響我國鈾資源的安全穩定供應?是否會影響核電健康可持續發展?就上述問題,本報記者專訪了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曹述棟。
對外依存源自供需不均
中國能源報:《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11-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我國核電總裝機達6000萬千瓦左右。目前來看,這樣的發展規模會否給鈾資源保障帶來挑戰?
曹述棟: 我國的天然鈾保障體系包括國內生產、海外開發、國際鈾貿易。目前,國內鈾資源勘探、天然鈾生產和海外開發工作均按計劃開展,保障2020年6000萬千瓦左右裝機規模鈾資源供應是認真研究論證過的。海外開發方面,通過投資收購,我國擁有尼日爾阿澤里克鈾礦開發項目、蒙古古爾萬布拉克鈾礦勘探開發項目、納米比亞湖山鈾礦項目、哈薩克斯坦鈾資源開發項目、澳大利亞EME勘探公司的項目,并積極在納米比亞、阿爾及利亞、津巴布韋和烏茲別克斯坦鈾進行資源勘探活動。國際貿易方面,已與哈薩克斯坦原子能公司、卡梅科公司和阿海琺集團等分別簽訂了一些長期采購合同。此外,我國實驗快堆已成功實現并網發電,鈾儲備建設工作也正在進行。
隨著國內鈾產能提升,海外開發形成有效生產能力,將能夠保障核電發展對天然鈾的需求。
中國能源報:據說國際貿易是目前國內鈾供應的主要來源,是否表明供需不均衡,或者對外依存度上升?
曹述棟:鈾對外依存度常被用于描述鈾安全(供給)的程度。隨著核電發展對鈾需求的增加,我國天然鈾年進口量逐年加大,鈾的對外依存度也在不斷攀升,但是鈾對外依存并不是核電發展的制約因素。世界核電國家的鈾生產與供應經驗說明,世界核電發展與天然鈾生產具有明顯的不均衡性,核電國家主要依靠國外鈾產品滿足核電發展的鈾需求;而世界天然鈾生產國由于國內鈾需求小,其鈾產品主要用于出口。
依存度不能判定鈾安全
中國能源報:通常認為某種商品的對外依存度越高,其安全供應的風險就會上升。
曹述棟:由于全球鈾資源分布與核電發展的不均衡性,鈾市場注定是全球化市場。鈾對外依存度計算中存在偏差,只是反映鈾供應安全問題的一個方面,一國鈾凈進口量及其占國際鈾貿易的比重也是需考慮的兩個重要指標。為保障我國能源資源的長遠供應安全,我國需要對外依存鈾。對于核電國家來說,鈾供應的關鍵問題不是鈾的自給率問題,而是構建合理的鈾供應保障體系,保證國外鈾為我所用的問題。
科學解釋鈾對外依存度與鈾供應保障之間的關系有助于正確認識我國鈾供應現狀,促進鈾供應保障體系的合理構建與完善,提高我國的能源資源安全保障程度。
中國能源報:如何科學理解對外依存度與供應保障之間的關系?
曹述棟:上面說過,鈾資源的全球分布不均衡,各國資源與市場有限,使鈾交換和對外依存成為必然。在公平交易基礎上,供需雙方風險共擔、利益共享。所以,對外依存度僅僅是一個用于衡量各國鈾交換程度的實證性指標或數據,而非價值判斷,其高低并無好壞之分。
鈾對外依存度是鈾凈進口量與鈾消費量的比值。由于鈾消費量難以統計等原因,我國并無官方公布的鈾消費數據,因此在計算過程中一般用鈾的視消費量來代替(鈾的視消費量=國內鈾生產量+鈾進口量-鈾出口量——編者注),這個數據相對易于獲得,基本能反映鈾消費情況。但與鈾實際消費量的區別在于其將鈾庫存量和鈾儲備量等都視為消費量,據此計算的結果無疑夸大了鈾對外依存度,且我國鈾庫存和儲備量越大,其與我國鈾實際對外依存度差距越大。
中國能源報:既然依存度是個比值,那么是否比值越大,越影響進口國的鈾安全?
曹述棟:鈾對外依存度作為鈾凈進口量與鈾消費量的比值,僅反映了兩者之間的比例關系,只是反映鈾安全問題的一個方面,并不能據此判定一國鈾的安全問題。如日本和韓國本國都不產鈾,對外依存度都為100%,若僅據此衡量,則日本和韓國的鈾安全程度相同。但數據顯示,2010年日本的鈾需求量為8003噸,而韓國僅為3804噸。相對而言,從國外獲得3804噸鈾比獲得8003噸鈾的難度更小。即在同等對外依存度下,韓國的鈾供應風險比日本的鈾供應風險小。由此可見,鈾安全問題不僅要考慮鈾對外依存度,還需考慮一國鈾凈進口量以及其凈進口量占國際鈾貿易量的比例。
減輕化石燃料進口依賴
中國能源報:現在國家強調能源結構調整,包括核電在內的清潔能源比例將提高,鈾資源進口的必要性如何體現?
曹述棟:長期以來,我國90%以上的一次能源來源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雖然我國煤炭資源總量相對豐富,但石油、天然氣均為短缺資源,需要進口。2012年我國煤炭凈進口量2.89億噸,同比增長29.8%;石油凈進口量3.11億噸,占國際石油貿易量的12%,對外依存度已達57.8%。考慮到我國煤炭、石油的年凈進口量已經較大,如若繼續增大進口,不僅受國際不確定性因素影響增加,進口成本與風險也可能進一步增加。
核能作為一種清潔、安全、高效、經濟的能源,不僅能有效滿足我國當前和未來的能源需求,而且能優化能源結構,極大地緩解依賴化石燃料帶來的運輸和環境污染壓力,是我國能源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世界已查明的鈾資源量可滿足世界當前常規核電站100年以上的鈾需求。因此,我國一方面需調整現行過度依賴化石燃料的能源結構,另一方面需積極利用國外其他能源資源,以減輕對國外石油、煤炭的依賴,保證能源資源的供應安全。
中國能源報:目前鈾資源對外依存可以保障核電健康發展和能源供應安全,但長遠看,實現自給自足有無可能?
曹述棟:一方面通過構建由國內生產、海外開發、國際貿易和鈾儲備所組成的鈾供應保障體系有效保證核電發展的鈾需求。與其他能源資源比較,鈾具有能量密度高、所需儲存空間小、便于運輸、管理和儲存成本低等優點,且其化學性質穩定,能夠長時間大量安全儲存,從而有效降低能源資源的對外依存度。1克鈾235完全燃耗釋放的能力相當于2.4噸標準煤或1.57噸石油。一座百萬千瓦核電站每年換料所需天然鈾僅約175噸,只需6輛重型卡車即可完成運輸,而一座同樣功率的煤電廠每年需消耗約300萬噸原煤,每天需一列40節車廂的火車運輸。根據世界核協會數據,2020年我國所需天然鈾約1.2萬噸。若儲備1萬噸天然鈾即可滿足我國一年半的鈾需求,只需建設一個儲備基地。因此可以說,利用國外鈾遠比利用國外其他化石能源資源要安全、可靠得多。
另一方面,通過發展先進的快堆核能系統能提高鈾資源利用率,減少鈾需求,降低鈾對外依存度。甚至,核電發展到一定規模,壓水堆和快堆合理匹配發展時不再需要進口天然鈾,進而保障核電可持續發展和我國能源安全。
長遠看,提高核能發電比例,是解決國家能源資源對外依存問題的重大和根本舉措。加快后處理及快堆先進核能的科技研發和工程建設,應是國家當前能源建設的重中之重。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索爾維全系列Solef?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