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4-27 點擊率:66
找出適用于較廣泛的零件范圍的最好機床絕非易事。預先制定出一套責任清單,再逐項解決每個點,是絕對正確地解決之道。所有的分項都得到解決的情況是極少出現的。如果真的是這樣,那么勝利必將屬于STAMA公司。
1999年,BEW 成型技術公司慶祝成立100周年的時候,還只是一個中等規模的家族企業。1899年成立的“Baubeschlag- und Eisenwarenfabrik Westheim”有限公司現今隸屬Scholz-Edelstahl集團(歐洲最大鋼鐵和金屬回收公司Scholz AG的子公司)。該集團總部設在埃斯森根(Essingen),旗下共有1600名員工,營業額超過5億歐元。
BEW 總部設在羅森噶爾滕/維斯特海姆(Rosengarten/Westheim),目前約有250名員工。上世紀70年代,公司主要業務不再涉及原來的金屬配件生產,因此更名為BEW Umformtechnik GmbH,成為在各個不同行業擁有盛名的鍛壓車間。盡管如此,我們還是準時掌握了鍛造業的發展趨勢。更高靈活性、小批量生產、更多產品選擇、更高質量要求,2002年的經濟不景氣仍然使得公司很難運營,而唯一的——也可以說是正確的出路則是并入Scholz集團。
但是,這不僅表現在BEW 近幾年形成的股東圈子的變化,同時鍛壓車間也面貌一新。現在,越來越多的客戶期望的不再只是鍛造企業鍛造的零件,而是預加工工件,甚至是加工完成的工件。此外,BEW切削加工生產部經理Ralf Seefried表示:“最近的問題主要是要求提高加工程度。除了客戶提出了這項要求外,公司內部也決定加大再加工力度,一方面是因為我們的鍛造能力有限,另一方面還可以繼續使得產品增值。
目前,7%鍛造件可在羅森噶爾滕繼續加工。”對于BEW客戶來說,生產過程的預備階段外包是一種明顯的簡化方式,而對于BEW 而言,則成為一個額外的,也是賺錢的業務,前提當然是使用“正確的”機床。Ralf Seefried在投資新機床時,總是面臨挑戰,因為他必須說服管理層,使他們相信他的建議是最佳解決方案。為了做好應對所有疑問和異議的準備,他已經習慣于在采購前總結規格要求。比如,去年年底‘拖欠的’加工中心。Ralf Seefried這樣描述其出發點:“因為150 克到18 千克零件生產平臺夠了,所以要選擇一個加工中心。一方面可以提高動力和加速換刀,另一方面能夠使高剛度和主軸的穩定性得以體現。”此外,還可以獲得安裝機床的經驗。
某些加工時,硬度根本不夠。這會增大刀片磨損,而且由于必須減少走刀和進給,就會延長主加工時間。”但由于可以額外增加擺動式加工,則立柱式銑床最小工作路徑默認值為2,200×550×510 mm (X, Y, Z)。并且:所有軸上都應安裝直接行程測量系統,刀架只能考慮HSK A 100,快進最小速度為40 m/min,軸動力提高且送刀力同時提高時的轉速保持 8.000 min-1 可產生大銑削功率,最少40個刀位和縮短更換時間,內部冷卻壓力為80 bar,西門子的840D等等。
最后,他列出了21點作為選擇基礎。很快從各種機床、所有知名廠商中選出最好的 :Stama MC536。這種機床有著不容低估的啟動優勢:BEW 已經有一臺Stama機床MC535。它在羅森噶爾滕投入使用的7年中,獲得了最高分。但即將進行的投資卻不考慮這種型號的機床,因為這種機床已不再生產,而且只有SK40或HSK A63兩種規格。實際上也根本不需要這種‘老式’機床協助生產,因為調查過程中,MC536顯示出來的受歡迎程度比預期還高。Ralf Seefried:“最終給出的側重點之一是尺寸比其他HSK 100 機床明顯較大,換刀速度快且動態值大。其他可選產品中,也沒有接近Stama值的。”就此而論,人們應該想到后果。例1:MC536 可以達到——比HSK 100機床更該強調地——換刀時間約為4秒(甚至達到3.2 s),而同一標準的競爭產品中,最長能達到18秒,5倍時間。例2:工作區發生變動時,這個主軸提速時間為4.5秒(MC536),其他則需9秒——兩倍時間。這些既不需要削尖的鉛筆記錄,也不需要計算尺計算,優勢顯而易見。
這樣一方面顯示出來物理學的廣泛應用,另一方面,說明Ralf Seefried熱衷于進行比較工作:“MC536的缺點就是,刀具只能在機床靜止狀態時裝入刀庫。但這也是縮短換刀時間的代價。”這是為什么呢?Gunter Schuler,Stama 銷售工程師解釋說:“之所以可以加快換刀時間,只是由于刀庫同時運行,自然在加工過程中會妨礙刀庫加載。”
但還有一件事不能避而不談:MC 536的Z510 規格設計適用于重型切削。Gunter Schuler:“此規格已得到推廣,而且在Y- 和 Z-滑車每側額外安裝了一個履帶鏈板。同時,這里還使用了滾軸導軌,動態負荷率提高30%。”
那么,在實踐中是怎樣的呢?Ralf Seefried說:“加工軸襯時,間歇切割中使用的刀具的輥環長最大為210 mm。這里通過提高機床穩定性、縮短換刀時間并加快快進速度才能將加工時間縮短25%。”然后繼續說道,“人們必須明白,機床小時費率對于提高我們的競爭力至關重要。投資到機床上的每一歐元都會降低我們的成本基礎。而且如果這個機床的生產力低,投資絕對沒有意義。”
Stama 目前可加工約90種不同零件,而且MC 536的設計靈活。Ralf Seefried:“一面是旋轉工作臺,另一面是夾緊工作臺。復雜程度不同的擺動式加工可生產大多數不同規格的零件,同時也可對那些需要進行特殊夾緊的工件在另一面完成加工。其優勢就是不必在加工過程中裝入,而是從裝入機床開始就能完成加工。”
談到靈活性 :“我們使用的536可以覆蓋廣泛的零件和加工范圍,足夠完成單純的切割或面銑削工作,從粗加工到加工公差為H7 和 H6的工件以及滿足對表面質量有相當高要求的工件的生產。而且,我們還可以低成本批量生產200至300件。” Ralf Seefried最后說 :“基本上,作為機床的買方,我一定首先考慮其穩定性、運行速度和投資額。我認為,Stama滿足了我們所有的需求,是一個理想的產品。” 更多的就無須贅述了。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索爾維全系列Solef?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