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 id="m4md3"></rt>
  • <bdo id="m4md3"><meter id="m4md3"></meter></bdo>
  • <label id="m4md3"></label>
      <center id="m4md3"><optgroup id="m4md3"></optgroup></center>
      產(chǎn)品分類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 > 工業(yè)電子產(chǎn)品 > 其他電子產(chǎn)品 > 開發(fā)板,套件,編程器 > 開發(fā)板

      類型分類:
      科普知識
      數(shù)據(jù)分類:
      開發(fā)板

      漫談802.11ac 新協(xié)議

      發(fā)布日期:2022-10-14 點(diǎn)擊率:47

      這篇文章是轉(zhuǎn)載自國立臺灣大學(xué)的網(wǎng)站,原文發(fā)表于2012年,還是802.11ac Draft標(biāo)準(zhǔn),但是內(nèi)容不錯(cuò),讀者不要在意文中提到的時(shí)間。

      近年來手持設(shè)備蓬勃發(fā)展,無線網(wǎng)絡(luò)之技術(shù)也隨著與時(shí)并進(jìn)。與無線網(wǎng)絡(luò)的相關(guān)的新聞中,曝光率最高的就屬 IEEE 802.11ac 協(xié)定。由于它是第一個(gè)超過1 Gbps傳輸速率的無線網(wǎng)絡(luò)協(xié)議,因此備受矚目。根據(jù)報(bào)導(dǎo),802.11ac將對現(xiàn)有市場造成沖擊,并且將在2015年將超過10億個(gè)IC之出貨量。本篇文章將介紹 802.11ac 之發(fā)展現(xiàn)況,并探討它的技術(shù)特性。

      前言

      802.11ac是一個(gè)由 IEEE(電機(jī)電子工程師學(xué)會)所制訂的802.11無線網(wǎng)絡(luò)通訊標(biāo)準(zhǔn)。第一個(gè)草案(Draft 1.0)發(fā)表于2011年11月,目前已發(fā)布 Draft 5.0,預(yù)計(jì)在 2013年底或2014年初才會發(fā)布正式版本。

      雖然正式版本尚未發(fā)布,但近期的無線網(wǎng)絡(luò)相關(guān)產(chǎn)品信息,卻已有許多與 802.11ac 相關(guān)的產(chǎn)品與報(bào)導(dǎo)出現(xiàn),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個(gè)最新的無線網(wǎng)絡(luò)協(xié)議。

      802.11ac提供下列的技術(shù)來提升網(wǎng)絡(luò)頻寬與更好的使用者體驗(yàn):

      • 支援更寬的頻寬(RF Bandwidth): 最高160 MHz(802.11n上限是 40 MHz)
      • 支持最多 8空間串流(MIMO Spatial Streams)(802.11n僅支持4個(gè))
      • 多使用者的 MIMO (Multi-user MIMO) (802.11n 無此功能)
      • 傳送波束成型正式納入標(biāo)準(zhǔn)(Beam forming) (802.11n 非標(biāo)準(zhǔn)功能)
      • 支持高密度的解調(diào)變(Modulation): 256 QAM (802.11n 最高 64-QAM)

      1. 支援更寬的頻寬(RF Bandwidth): 最高160 MHz

      802.11ac Draft預(yù)計(jì)使用5 GHz RF頻帶(4.9 ~ 6.0 GHz),主要原因在于802.11ac有較寬的頻寬(RF Bandwidth)需求。

      以美國地區(qū)為例, 2.4GHz 能用的范圍僅有2.4~ 2.462 GHz, 以5MHz 區(qū)分一個(gè) Channel,共有 11 個(gè)Channels 如下:

      Channe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Frequency
      (MHz)

      2412

      2417

      2422

      2427

      2432

      2437

      2442

      2447

      2452

      2457

      2462

      wifi-channels

      雖然有 11個(gè)Channels可用,若以 802.11b 為例,所需頻寬RF Bandwidth: 22MHz,因此僅有三個(gè)不會互相干擾之 Channel 存在。

      11b-channels

      這也就是一般在無線網(wǎng)絡(luò)建置中,在一個(gè)空間中,若無線 AP 僅支持 2.4GHz 802.11 b/g/n,則建議最多布建三臺,且三臺 AP 各設(shè)定使用 Channel 1/6/11,才能有互不干擾之最佳效果。除了無線網(wǎng)絡(luò)使用于 2.4 GHz頻帶,藍(lán)芽、家用無線電話都在使用,甚至連微波爐都可能會在這個(gè)頻帶內(nèi)。而5GHz在美國地區(qū)能用的范圍有 5.180~5.850GHz,以5MHz 區(qū)分一個(gè) Channel,可用的 Channels 有 36~165,因此才能容納 802.11ac 最高 160 MHz 之頻寬要求。但5GHz也不是完全沒有缺點(diǎn),因?yàn)轭l率越高,波長越短,繞射(diffraction)程度越低,也就是遇到障礙不容易繞過,因此在相同功率上之有效傳輸距離會較 2.4GHz 來的短。

      802.11ac 所需160 MHz 之頻寬可利用通道集成技術(shù) (Channel Bonding)來達(dá)成,也就是可使用連續(xù)Contiguous 80+80 MHz 或非連續(xù) Discontinuous 80+80 MHz,使總頻寬達(dá)到160 MHz。下表為在單一空間流使用不同頻寬 (Bandwidth) 在 802.11n 與 802.11ac 之理論傳輸速率:

      Protocol

      Bandwidth
      (MHz)

      Data rate per stream
      (Mbps)

      802.11n
      (64-QAM)

      20

      72.2

      40

      150

      802.11ac
      (256-QAM)

      20

      87.6

      40

      200

      80

      433.3

      160

      866

      2. 支持最多 8空間流(MIMO Spatial Streams)

      MIMO 是 Multi-input Multi-output 之縮寫,可用此法表示:

      T x R:S

      發(fā)射天線數(shù)量 x 接收天線數(shù)量:空間流數(shù)

      例如:3x3:3 MIMO

      表示有三個(gè)發(fā)射天線與三個(gè)接收天線,共提供三個(gè)空間流(Spatial Streams)。

      在企業(yè)方案所提供之無線解決方案,也會看到如 MIMO: 4x4:3,表示有四個(gè)發(fā)射天線與四個(gè)接收天線,卻僅提供三個(gè)空間流數(shù)量,其優(yōu)點(diǎn)在于使用N+1 的冗余收發(fā)器,可針對信號衰減和硬件故障提供有效保護(hù),使三個(gè)空間流之性能和覆蓋范圍更大且更穩(wěn)定。

      802.11n 40 MHz Bandwidth (64-QAM),使用多個(gè)空間流之理論傳輸速率:

      空間流
      Spatial Streams

      1

      2

      3

      4

      傳輸速率Mbps

      150

      300

      450

      600

      802.11ac 40 MHz Bandwidth (256-QAM),使用多個(gè)空間流之理論傳輸速率:

      空間流
      Spatial Streams

      1

      2

      3

      4

      5

      6

      7

      8

      傳輸速率Mbps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3. 多使用者的 MIMO (Multi-user MIMO)

      Multi-user MIMO 是一種新的技術(shù),其優(yōu)點(diǎn)在于多個(gè)終端設(shè)備同時(shí)連上 AP 時(shí),每個(gè)裝置可獨(dú)立使用不同的空間流(Spatial Streams)傳輸數(shù)據(jù),進(jìn)而減少競爭,此種技術(shù)又稱為 SDMA (Spac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例如一個(gè)無線 AP 使用 4 x 4: 4 Mu-MiMo可對2個(gè)連上的終端設(shè)備同時(shí)單獨(dú)進(jìn)行通訊。而現(xiàn)行的 802.11n MiMo裝置只能在同一時(shí)間服務(wù)一個(gè)終端設(shè)備之多重天線,無線 AP必須以時(shí)間多任務(wù)服務(wù)多個(gè)終端設(shè)備。

      4. 傳送波束成型(Beam forming) 正式納入標(biāo)準(zhǔn)

      Beam forming (波束成型)技術(shù)已經(jīng)正式納入 802.11ac 之標(biāo)準(zhǔn),雖然在 802.11n 已有多家廠商提供此技術(shù),但因?yàn)楫?dāng)時(shí)為非標(biāo)準(zhǔn)規(guī)格,因此各廠商在實(shí)作上可能存在兼容性問題。

      所謂的Beam forming技術(shù)在于使用單一聲測(Single sounding)與反饋格式(相較于802.11n的多重聲測與反饋格式),而在特定方向集中射頻(RF)能量,以改善到個(gè)別終端設(shè)備之傳輸效率。

      5. 支持高密度的解調(diào)變(Modulation): 256-QAM

      802.11ac使用與802.11n 相同之 OFDM(正交分頻多任務(wù))作為調(diào)變與編碼技術(shù),也相同要求裝置能夠支持BPSK、QPSK、16-QAM與64-QAM,但802.11ac額外增加256-QAM(3/4 or 5/6 Coding Rate)之調(diào)變方式,256-QAM的好處在于提供比64-QAM更大33% 之傳輸流量。不過256-QAM僅允許較低的位錯(cuò)誤容許誤差,因此較適用于無干擾之通訊環(huán)境中。

      下表是使用各種調(diào)變(Modulation)技術(shù)在頻寬 40 MHz with 400 ns GI 使用單一空間流之理論傳輸速率:

      Modulation

      Coding rate

      傳輸速率Mbps

      BPSK

      1/2

      15

      QPSK

      1/2

      30

      QPSK

      3/4

      45

      16-QAM

      1/2

      60

      16-QAM

      3/4

      90

      64-QAM

      2/3

      120

      64-QAM

      3/4

      135

      64-QAM

      5/6

      150

      *256-QAM

      3/4

      180

      *256-QAM

      5/6

      200

      另一個(gè)與802.11n 之差異在于 802.11n 支持「不同」調(diào)變,例如一位使用者可能在一空間流上接收BPSK調(diào)變信號,及在另一空間流上接收16QAM 調(diào)變信號。但802.11ac只支持「相同」調(diào)變,因?yàn)榇颂匦宰C明在市場中不會成功(很少802.11n 裝置實(shí)際支持此功能),所以IEEE決定放棄支持「不同」調(diào)變。

      總結(jié)

      下表整理 802.11ac 在單一空間流中使用不同頻寬 Bandwidth與不同調(diào)變 Modulation 之理論傳輸速率 Mbps:

      Modulation

      Coding rate

      20 MHz channels

      40 MHz channels

      80 MHz channels

      160 MHz channels

      800 ns GI

      400 ns GI

      800 ns GI

      400 ns GI

      800 ns GI

      400 ns GI

      800 ns GI

      400 ns GI

      BPSK

      1/2

      6.5

      7.2

      13.5

      15

      29.3

      32.5

      58.5

      65

      QPSK

      1/2

      13

      14.4

      27

      30

      58.5

      65

      117

      130

      QPSK

      3/4

      19.5

      21.7

      40.5

      45

      87.8

      97.5

      175.5

      195

      16-QAM

      1/2

      26

      28.9

      54

      60

      117

      130

      234

      260

      16-QAM

      3/4

      39

      43.3

      81

      90

      175.5

      195

      351

      390

      64-QAM

      2/3

      52

      57.8

      108

      120

      234

      260

      468

      520

      64-QAM

      3/4

      58.5

      65

      121.5

      135

      263.3

      292.5

      526.5

      585

      64-QAM

      5/6

      65

      72.2

      135

      150

      292.5

      325

      585

      650

      256-QAM

      3/4

      78

      86.7

      162

      180

      351

      390

      702

      780

      256-QAM

      5/6

      N/A N/A

      180

      200

      390

      433.3

      780

      866.7

      因此若802.11ac 使用最高 160 MHz Bandwidth,與最佳之調(diào)變 256-QAM,在8個(gè)空間流之情況下,最高可達(dá) 6.93 Gbps之理論傳輸速率

      802.11ac協(xié)議除了上述五個(gè)新的特性之外,能與現(xiàn)有802.11n兼容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 802.11ac提供與802.11a和802.11n裝置在5 GHz頻帶之兼容性。表示802.11ac能與支持802.11a和802.11n技術(shù)的裝置互動;802.11ac訊框結(jié)構(gòu)可容納與802.11 a和802.11n裝置的傳輸。

      參考資料

      1.IEEE 802.11: Wireless LAN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and Physical Layer (PHY) Specifications

      2." WiFi (wireless networking technology)". Encyclopadia Britannica.

      3.DIGITIMES中文網(wǎng): 即將邁入802.11ac的世代所面臨的測試挑戰(zhàn)

      4.http://en.wikipedia.org/wiki/Guard_interval

      5.http://en.wikipedia.org/wiki/IEEE_802.11n-2009

      6.http://en.wikipedia.org/wiki/IEEE_802.11ac

      7.http://zh.wikipedia.org/wiki/IEEE_802.11

      8.Cisco無線網(wǎng)絡(luò)解決方案 http://www.cisco.com/web/TW/products/wireless/index.html

      本文轉(zhuǎn)載自:http://www.cc.ntu.edu.tw/chinese/epaper/0024/20130320_2409.html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Atheros AR9287簡介

      推薦產(chǎn)品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一道综合色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 伊人久久成人成综合网222|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91精品一区二区综合在线| 色欲久久久天天天综合网|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久久精品| 六月婷婷国产精品综合|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日日不卡|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AV第一页|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88成人 |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狠狠尤物 | 一本大道无香蕉综合在线| 国产综合精品久久亚洲| 色综合久久中文色婷婷|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手人婷| 天天av天天翘天天综合网| 狠狠色丁香久久综合五月| 色偷偷亚洲第一综合| 久久本道综合久久伊人|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丁香|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精品视频| 色悠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丁香色欲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亚洲熟女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色欲香天天天综合网站| 国产综合成人色产三级高清在线精品发布| 色欲色香天天天综合网WWW| 在线综合亚洲欧洲综合网站| 一本色道久久88加勒比—综合|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手机观看| 久久本道久久综合伊人| 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线综合精品|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狠狠爱| 久久久综合九色合综国产精品| 亚洲五月激情综合图片区| 在线综合亚洲中文精品| 99久久综合精品免费| 狠狠色综合网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