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工業(yè)電氣產品 > 工業(yè)安全產品 > 安全觸邊
發(fā)布日期:2022-04-18 點擊率:654
實驗室反應釜有三種不同的攪拌方式,下面我們來一一了解:
1、軸流式攪拌
為了實現(xiàn)相間的充分混合,提高傳質效率,翼型軸流槳這種攪拌器葉片面積率較大,即水平投影面上葉片面積占由葉端畫出的圓的面積的百分數(shù)較大,大面積的葉片與盤式渦輪中的圓盤類似,可阻止氣體從葉輪穿過,延長了氣液接觸時間。在不考慮氫氣的情況下,軸流式攪拌器循環(huán)能力強、排出量大,流體在釜內形成的整體循環(huán)流動對催化劑的懸浮操作是十分有效的。
2、錨式攪拌
作為標準攪拌器之一,錨式攪拌器以其價格低、使用方便最初在液相催化加氫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錨式攪拌器葉輪的葉徑較大,且貼近釜底,使之用于懸浮密度很大、很難懸浮的催化劑(如雷尼鎳)也有一定的懸浮效果。但是,錨式攪拌器通常在低速下運行,在低粘液體攪拌時不產生大的剪切力,氫氣幾乎未經分散即上升到釜頂,上部的氫氣和下部的催化劑接觸的幾率低,導致反應速率很慢。
3、組合式攪拌
組合槳被開發(fā)出來后,催化劑懸浮與氫氣分散的問題同時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在液相催化加氫中逐漸得到應用。其中應用最廣泛的是兩層攪拌器,下層為軸流式攪拌器,用于固體懸浮;上層為徑流槳,用于氣體分散。采用這種組合時,下層槳將上層槳有效分散的氣體循環(huán)進入下部區(qū)域,在下部分散不良而凝并的氣泡進入上部區(qū)域后又重新被高剪切的槳所分散而再一次循環(huán),因此可有效延長氣相停留時間,提高氣含率,有利于氣液傳質比表面積的增加。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索爾維全系列Solef?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