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7-14 點擊率:12
1. 概述
傳感器和執行器連接到因特網已經有數十年的歷史了,通常使用專有協議,然后通過網關連接因特網(IP)協議。隨著智能電網、智能城市和智能家庭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對象需要實現互連。
我們常說的 “機器到機器(M2M)” ,這里的機器通常是指能夠使用基于IP技術交換信息的設備,而那些機器僅僅是個子集。潛力更大、意義更深遠的是每個物件的集成-把傳感器、執行器和眾多其他常用物品連到“數字神經系統”的能力。詞語“M2M”是由無線射頻識別(RFID)開發社區在十幾年前創造的。
這個詞語,現在演變成了物聯網(IoT),即通過因特網聯接日常對象,可讀、可識別、可定位、甚至可控制。有人預言:在下一個十年里,數以百億計的“智能”對象會用因特網連接在一起。對于對象的狀態、變化及信息實時傳輸的能力,表明了智能設備與人及社交網絡互動的潛能。實際上,把設備與社交網絡平臺相結合可以構建人與物之間協同的新形式。人的連接和設備的連接從此不再孤立。
物聯網已經難以置信地影響了我們的日常生活。物聯網將是未來的一個新領域,無處不在的計算機和通信網絡已經徹底改變了社會、公司、社區和個人習慣。早期的信息和通信網絡表現為手機的廣泛使用,這種小玩意兒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是成千上萬人每天生活中的親密一份子。第二步是嵌入式短距離移動收發裝置進入領域更寬泛的設備中,使人與物(P2T)和物與物(T2T)之間產生一種新型的通信。一個新領域將加入到信息和通信技術(ICT)的世界中:任何時間(白天/黑夜),任何地方(PC附近、屋內、屋外、甚至在移動)可以連接任何人,任何物;比如在PC之間,人與人(H2H),人與物(H2T)和物與物(T2T)的連接。多種連接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動態網-物聯網,基于固有技術的先進性和無所不在的網絡、計算和通信,這是不同領域 -- 從無線傳感器到納米動態技術不斷創新的結果。
為了把日常物品和設備連接到巨大的數據庫和物聯網,需要一種簡單且性價比高的物體識別系統:把“物品”變成可收集、可處理、可轉換的數據。無線射頻識別(RFID)恰恰具有這種特性。數據收集的收益來自發現對象物理狀態(事件檢查)變化的能力,這是先進傳感技術的成果。嵌入式智能可以進一步提升物聯網的威力,因為知識和信息的處理轉移到了網絡的邊緣。小型化和納米技術進一步使物體尺寸減小:越來越小的智能對象具有連接和互動能力。結合上述所有技術的發展,物聯網以感知和智能的方式連接世界,用數字來表示物理對象,物聯網成為現實世界的數字映射。
2. RFID
圖 1表示了一種典型的RFID讀寫方案。RFID標簽是一種智能設備,裝有電子芯片和智能天線。RFID讀寫器與標簽交換數據,然后把信息發送到PLC或者PC做進一步處理。
圖 1 RFID實現了物理與數字的轉換
RFID-使系統能夠解讀數據,并且能作出某些決定。現在讓我們用新觀點分析一下圖1。 RFID標簽是一個物理對象,應用在現實世界的項目中,使我們能夠用電子的方式對他進行識別和跟蹤。標簽代表了無線科學與相關技術的結合,使物理對象成為一個能源消費者,因為RFID技術使用供給能源的有源標簽,或者要對無源標簽供能才能激活他們發送數據。雖然消耗非常小,但概念非常清楚:任何物品都是能源的消費者。物理對象轉換到數字世界,也進入數字能源世界。RFID技術通過簡單的掃描,可以把物理對象映射到數字世界。這種行為具有以下含義:我們現在可以有一個現實世界對象的數字表示,對象的數字克隆,確實為第二種生命。在圖 1中,我們可以看到現實世界的物品由標簽(A)識別,通過無線傳輸(B)把數字信號(C)傳輸到PLC或者PC做進一步處理。
上面所說的情形可以用物聯網項目中的實際案例來說明。讓我們來觀察圖2,這是現實世界中的一個例子,牲畜(A)由標簽(B)來識別,成為物聯網(C)中的一個數字對象。此后,業務的各種計算就可以用數字對象來處理了。
圖 2對象映射
在圖 3中,我們來分析一個地理分布的流程,流程可以分解成多個業務:物品生產(A),運輸業務(B),附加值服務(C),嵌套的業務(D),分包的業務(E),配送/供應鏈(F)和其他外部業務(G)。我們可以把流程映射到數字世界中,組織可互操作的業務,優化和改變流程。流程是一種非物理對象,所以,也可以把非物理對象轉換成數字形式。
圖 3流程映射
這里有不同的互動形式:人與現實世界對象的互動,使用PC或者智能設備實現人與數字世界對象的互動,人與現實世界流程的互動,人與數字化流程的互動。無線科學和相關技術幫我們創造了用PC與智能設備完成對現實世界和數字世界的互動和管理。
物聯網的下一步有可能結合使能技術實現圖4所表示的愿景。
圖 4物聯網
“傳統”的世界用組件(A)表示,包括傳統產業、擴展的和分布的企業,一般的員工、家庭、能源設施、網格、服務和其他現實業務。對前面現實業務擴展的新使能和新出現的技術包括在組件(C)中,包括形式化認知過程、業務智能(BI)、機器推理、語義Web、自動決策支持和其他應用技術。這是無線擴展到將來無人世界的景象,其中自動化智能可能管理著一切:物理對象和非物理實體(流程),多個部分的現實世界或者數字世界。組件(B)表示了使用RFID可能產生的景象,RFID是無線科學和技術的一部分,把現實生活成員轉換成數字形態,準備進入物聯網。
3. 應用
物聯網已經悄然聲息地影響了我們的日常生活,成為諸多領域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例如:電力輸配、交通運輸、工業控制、公共設施管理、健康醫療、水資源管理、油氣輸配等。
物聯網能夠幫助我們解決今天兩個最大的問題:能源與健康。能源的問題如,由于效率不高,當今的樓宇消耗了過多的能源。這些浪費的能源可以通過使用大范圍的監視和控制就可以節省出來。智能電網和智能家庭就會包括無所不在的物聯網監視。健康的問題如,因為訪問醫生或醫院的不同而得到不同的診斷結果。物聯網可以把傳感器不顯眼地附著在人的身體上,隨時對身體的功能特征進行跟蹤。吃飯時飯碗會監視攝入的食物量;吃藥時藥瓶會指示藥的劑量;喝酒時酒杯會提醒不要飲酒過量,等等。
在農業生產中使用物聯網也會獲得受益。例如,使用太陽能供電的農作物澆水設備和嵌入式無線設備,可以把數據從地面傳感器傳送到衛星,通過對生長條件,溫度和氣候變化等諸多因素進行計算,可以得出每塊地的屬性,這就完成了一對一的澆水量、施肥量、打藥量、除草劑的“私人定制”。因此可以提高作物的生產率。
自動化公司正在開發潛在的物聯網的應用。例如,某家公司開發了一個信息平臺,建立了一個設備協同社區,這個系統可以實現最終用戶與服務工程師的互動。在這個社交網絡中,用戶可以對設備供應商和系統集成商提出具體問題,授權的專家、工程師、服務人員可以遠程回答問題或操作設備,幫助用戶快速解決出現的問題。最重要的是,通過不斷的積累,可以建立一個各類問題的問與答數據庫,可以幫助用戶找到常見問題的解決方法,而且這些經驗可以反復使用。
智能物品與因特網的融合正在創造一個新的增長點。沒有趕上這波物聯網革命的公司可能會被淘汰。而大多數具備物聯網設備和服務的公司將會取得成功。
4. 結論
前面我們勾勒出一種把現實世界映射到物聯網可能的方法。現在,無線技術的功能和使能技術的貢獻正在把信息與通信技術(ICT)的世界推向物聯網(IoT)的世界。文章也分析了現實世界中的例子,從應用的角度指出了結合使用RFID、計算機技術和通用技術的需求。文章也介紹了現實世界流程轉換為數字化流程的方法。
為了與物聯網互動,人們將繼續使用PC或其他智能設備。但更多的選擇有可能是使用全球范圍自動化和無邊界擴展的協同,例如使用那些結合知識和認知技術的產品,以及那些使能轉換的產品,RFID擁有對物理世界與計算系統緊密結合的特征,所以是今后物聯網應用中不可或缺的一員。
(羅克韋爾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 華镕)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羅克韋爾自動化致力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