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5-29 點擊率:54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
被吸入人體后會直接進入支氣管,干擾肺部的氣體交換,引發包括哮喘、支氣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對于環境科學來說,懸浮粒子特指空氣中那些微細污染物,它們是空氣污染的一個主要來源。
當中小于10微米直徑的懸浮粒子,被定義為可吸入懸浮粒子,它們能夠聚積在肺部,危害人類健康。
直徑小于2.5微米的顆粒,對人體危害,因為它可以直接進入肺泡。
科學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氣中這種顆粒的含量,這個值越高,就代表空氣污染越嚴重。
PM2.5變送器可以用來檢測我們周圍空氣中的粉塵濃度,即pm2.5值大小。
空氣動力學把直徑小于10μm能進入肺泡區的粉塵通常也稱為呼吸性粉塵。
直徑在10μm以上的塵粒大部分通過撞擊沉積,在人體吸入時大部分沉積在鼻咽部,而10μm以下的粉塵可進入呼吸道的深部。
而在肺泡內沉積的粉塵大部分是5μm以下的粉塵。
PM2.5變送器工作原理是根據光的散射原理來開發的,微粒和分子在光的照射下會產生光的散射現象,與此同時,還吸收部分照射光的能量。
當一束平行單色光入射到被測顆粒場時,會受到顆粒周圍散射和吸收的影響,光強將被衰減。
如此一來便可求得入射光通過待測濃度場的相對衰減率。而相對衰減率的大小基本上能線性反應待測場灰塵的相對濃度。
光強的大小和經光電轉換的電信號強弱成正比,通過測得電信號就可以求得相對衰減率,進而就可以測定待測場里灰塵的濃度。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溫濕度監測系統的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