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 id="m4md3"></rt>
  • <bdo id="m4md3"><meter id="m4md3"></meter></bdo>
  • <label id="m4md3"></label>
      <center id="m4md3"><optgroup id="m4md3"></optgroup></center>
      產(chǎn)品分類

      當前位置: 首頁 > 傳感測量產(chǎn)品 > 工業(yè)傳感器 > 加速度傳感器

      類型分類:
      科普知識
      數(shù)據(jù)分類:
      加速度傳感器

      加速度傳感器標定:加速度傳感器批量標定系統(tǒng)的設計

      發(fā)布日期:2022-10-09 點擊率:57


      加速度傳感器標定:加速度傳感器批量標定系統(tǒng)的設計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0條

      1
       楊文碩;雙島五梁式微型加速度傳感器的結構分析[J];計量學報;2002年03期

      2
       單光寶,魏海龍,劉佑寶;懸臂梁式硅微加速度傳感器的設計仿真[J];微電子學與計算機;2003年03期

      3
       劉妤,溫志渝,張流強,梁玉前,溫中泉,李霞;二維電容式硅微加速度傳感器的剛度求解[J];微納電子技術;2003年Z1期

      4
       彭述成,溫志渝,溫中泉,潘銀松,李霞;真空微電子加速度傳感器結構的有限元分析[J];微納電子技術;2003年Z1期

      5
       周再發(fā),黃慶安,秦明;環(huán)境振動測量電容式加速度傳感器設計[J];微納電子技術;2003年Z1期

      6
       李小波,張劍云,戰(zhàn)延謀,張飛猛;加速度傳感器在水平度測量中的應用[J];電子技術;2003年11期

      7
       鄧永和,李玉琮,許邁昌;硅加速度傳感器芯片的優(yōu)化設計研究[J];電子產(chǎn)品可靠性與環(huán)境試驗;2003年05期

      8
       鄧永和;新穎型彈性膜硅加速度傳感器芯片的設計[J];電子質(zhì)量;2003年08期

      9
       陳光焱,蘇偉,何曉平;硅微加速度傳感器的對稱梁島結構設計[J];信息與電子工程;2003年01期

      10
       于桂臻,孟偉,任國晶;諧振梁在高量程加速度傳感器非線性測試中的應用[J];計量與測試技術;2004年02期

      11
       ;三軸向高靈敏度加速度傳感器  適用于電池供電的便攜電子產(chǎn)品[J];電子與電腦;2005年08期

      12
       周令,余小華,畢艷;微機械3031型加速度傳感器特點分析及應用[J];電測與儀表;2005年09期

      13
       楊文榮;楊慶新;孫景峰;劉素貞;陳海燕;李德才;;磁流體加速度傳感器的研究與設計[J];儀表技術與傳感器;2006年08期

      14
       李靜;陳平;;基于多維加速度傳感器的車輛制動性能測試儀器的設計與實現(xiàn)[J];儀表技術與傳感器;2006年10期

      15
       陳健;陳德勇;;諧振式微加速度傳感器的有限元分析(英文)[J];傳感技術學報;2007年01期

      16
       車錄鋒;盧云;徐志農(nóng);;鉸鏈式高沖擊微加速度傳感器封裝的有限元模擬[J];光學精密工程;2007年02期

      17
       劉玲玲;田文杰;張福學;;壓電石英加速度傳感器穩(wěn)定性研究[J];壓電與聲光;2007年01期

      18
       陳健;陳德勇;王軍波;;一種新穎的微桿杠結構的理論建模及其在諧振式微加速度傳感器中的應用(英文)[J];傳感技術學報;2007年02期

      19
       陶佰睿;毛利萍;李剛;;變溫環(huán)境下壓電加速度傳感器輸出靈敏度校正[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2期

      20
       張新;費業(yè)泰;;多維加速度傳感器的設計及優(yōu)化[J];中國測試技術;2007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代華;袁剛;趙艷;侯向紅;;一種六維加速度傳感器原理的研究[A];第十屆全國敏感元件與傳感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2
       楊文碩;楊利娟;劉傳洋;;高頻微加速度傳感器的動態(tài)特性研究[A];2009中國儀器儀表與測控技術大會論文集[C];2009年

      3
       茅盤松;孟軍;;微硅加速度傳感器的發(fā)展[A];2000全國力學量傳感器及測試、計量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0年

      4
       王達明;袁麗冬;;加速度傳感器在傾斜測量中的應用[A];2000全國力學量傳感器及測試、計量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0年

      5
       孫景峰;楊慶新;張闖;楊文榮;劉福貴;;磁流體加速度傳感器外圍電路的研究與設計[A];電工理論與新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6
       楊文榮;楊慶新;孟紅芳;陳海燕;劉素貞;;磁流體加速度傳感器磁場的分析與設計[A];2006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7
       蘇麗娜;董金明;趙琦;;基于加速度傳感器的計步器系統(tǒng)[A];全國第二屆嵌入式技術聯(lián)合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8
       劉國文;薛旭;張承亮;萬蔡辛;劉雪松;李丹東;;一種“三明治”加速度傳感器研究[A];微機電慣性技術的發(fā)展現(xiàn)狀與趨勢——慣性技術發(fā)展動態(tài)發(fā)展方向研討會文集[C];2011年

      9
       彭泳卿;陳青松;鄒江波;;電容式加速度傳感器的壓膜阻尼分析與設計[A];2010中國儀器儀表學術、產(chǎn)業(yè)大會(論文集2)[C];2010年

      10
       鐘秋海;張高明;李憲玉;;加速度作用下人體血容量數(shù)學模型辨識方法的研究[A];第三屆全國人—機—環(huán)境系統(tǒng)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袁剛;六維加速度傳感器的原理、系統(tǒng)及特性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2
       張新;應變式三維加速度傳感器設計及相關理論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8年

      3
       汪延成;仿生蜘蛛振動感知的硅微加速度傳感器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4
       曾楠;光纖加速度傳感器若干關鍵技術研究[D];清華大學;2005年

      5
       王雷;數(shù)字智能三分量力平衡加速度傳感器研究[D];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12年

      6
       張祖?zhèn)?基于聲光效應的MEMS加速度傳感器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D];重慶大學;2013年

      7
       張兆華;MOS環(huán)振式數(shù)字加速度傳感器研究[D];清華大學;2004年

      8
       趙雙雙;微光學集成的高精度MOEMS加速度傳感器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9
       吳宇;微納光纖環(huán)MOEMS加速度傳感器理論與應用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10
       周敬然;加速度傳感器ICP關鍵制作工藝及檢測電路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振東;多晶硅納米薄膜加速度傳感器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09年

      2
       邵憲輝;多路加速度傳感器測試系統(tǒng)設計[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3
       鐘福如;硅電容式加速度傳感器及其讀出電路設計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5年

      4
       盧云;鉸鏈式寬頻帶高量程微加速度傳感器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5
       呂翔宇;并聯(lián)結構六維加速度傳感器研究[D];燕山大學;2007年

      6
       張晗;回形梁變電容式二維加速度傳感器[D];吉林大學;2007年

      7
       李波;梳齒電容式微加速度傳感器研究與設計[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8
       韓成成;新型Z軸差分電容式加速度傳感器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3年

      9
       姚開方;高頻響應光纖布喇格光柵加速度傳感器的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9年

      10
       康鳳霞;高g值加速度傳感器的動態(tài)特性研究[D];中北大學;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于寅虎;加速度傳感器期待大市場[N];中國電子報;2004年

      2
       盧慶儒;應用廣泛的3軸加速度傳感器[N];電子資訊時報;2007年

      3
       徐巖 編譯;可靠性好的應變型加速度傳感器[N];電子報;2010年

      4
       本報記者  趙艷秋;加速度傳感器手機應用升溫  特色應用帶動技術升級[N];中國電子報;2010年

      5
       成都 溫成宜 編譯;加速度傳感器用的驅(qū)動電源[N];電子報;2013年

      6
       ;MEMS為手機增添賣點[N];中國電子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王榮;國投資產(chǎn)管理公司  擬轉讓聯(lián)能科技9.68%股權[N];中國證券報;2011年

      8
       記者  邰舉;機主跌倒手機可自動求救[N];科技日報;2007年

      9
       意法半導體大中國區(qū)模擬及傳感器事業(yè)部技術市場經(jīng)理  吳衛(wèi)東;MEMS加速度傳感器:市場持續(xù)增長業(yè)界期待雙贏[N];中國電子報;2009年

      10
       本報記者  趙艷秋 馮曉偉  馮健;開發(fā)商借MEMS增勢拓展加速度傳感器組合新應用[N];中國電子報;2009年

      加速度傳感器標定:加速度傳感器批量標定系統(tǒng)的設計  第1張

      加速度傳感器標定:如何標定加速度傳感器的靈敏度?

      加速度傳感器被廣泛應用于振動分析和旋轉機械的故障診斷。加速度傳感器在使用一段時間后通常需要進行靈敏度校準,但由于傳統(tǒng)的校準裝置非常昂貴,用戶不得不將傳感器送到生產(chǎn)廠家去進行校準,這往往需要耗費很長的時間。
      有一款便攜式加速度標定儀 MC-20,它有著加振器和顯示屏集成一體的緊湊型設計,體積小巧便攜,并且使用干電池供電,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快速校準加速度傳感器的靈敏度,非常適合在現(xiàn)場使用。
      px:不知道怎么標定加速度傳感器的靈敏度
      加速度傳感器標定:加速度傳感器批量標定系統(tǒng)的設計  第2張

      加速度傳感器標定:實驗一 加速度傳感器的靜態(tài)標定

      實驗一 加速度傳感器的靜態(tài)標定 一、實驗目的      1.了解離心機使用方法      2.熟悉加速度傳感器的靜態(tài)特性       3.掌握加速度傳感器的靜態(tài)標定方法 二、實驗儀器      離心機  離心機控制柜                                                               離心機  離心機:給加速度傳感器以固定的加速度g值,在此過程中, 測量其輸出。 離心機控制柜:對離心機進行控制,包括加速度g值、轉速等。 三、實驗原理 線性度:是指傳感器的輸出與輸入之間數(shù)量關系的線性程度; 遲滯:傳感器在輸入量由小到大(正行程)及輸入量由大到小 (反行程)變化期間其輸入輸出特性曲線不重合的現(xiàn)象稱為遲 滯; 重復性:是指傳感器在輸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全量程連續(xù)多次變 化時所得特性曲線不一致的程度。 四、實驗步驟 1.將加速度傳感器安裝在離心機內(nèi),并連接好設備                 2.打開離心機控制柜,點擊控制軟件圖標,出現(xiàn)設置窗口  3.點擊“參數(shù)設置”按鈕,設置加速度g值、轉速、試驗時間以及啟動時間  4.啟動離心機,下圖中,離心機運行在響應階段  5.離心機工作在穩(wěn)定運轉階段,在這一階段可以記錄加速度傳感器的輸出值  6,以上過程重復正反3個行程,并記錄其輸出 五、結果分析 將以上實驗過程得到的結果進行分析,即可得到加速度傳感 器的線性度、重復性及遲滯等靜態(tài)特性參數(shù)  * * 加速度傳感器標定:加速度傳感器批量標定系統(tǒng)的設計  第3張

      加速度傳感器標定:常用的加速度傳感器的標定方法總結

        今天,在介紹傳感器的具體標定方法中,以一個典型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的標定為例,詳細像大家介紹幾種常用的標定方法。
      加速度傳感器的標定
        1.重力場法
        對具有零頻響應的加速度計,可用地球靜態(tài)重力場法進行標定,校準裝置如圖所示。地球重力場法也是一種絕對校準法,具有較高的精度。
      靜態(tài)地球重力場校準法
        被校傳感器安裝到臺面上,臺面可繞中心軸旋轉,傳感器靈敏軸也隨之旋轉。當傳感器轉至任一角度時
        
        此方法使用中須注意:
        ①該方法原則上屬于靜態(tài)絕對校準,僅適用于具有零頻響應的加速度計(如伺服式、壓阻式、應變式和張絲式)的校準。
        ②裝置必須具有良好的隔振基礎,旋轉軸應嚴格保持水平位置,否則精度將受到影響。
        2.轉臺式重力場標定法
        零頻法校準屬靜態(tài)校準。將零頻校準裝置適當改進,即讓臺面以一定頻率勻速旋轉,則構成低頻重力場標定臺。當臺面旋轉時,加速度傳感器敏感元件受-1?+1g的交變加速度,記錄下不同頻率下加速度傳感器的輸出值,即可求出它們的動態(tài)靈敏度。
        此方法僅適用于低頻。
        3.比較法
        比較法是傳感器校準最常用的方法。它具有原理簡單、操作方便、對設備要求不高等一系列優(yōu)點,所以應用十分廣泛。
        1)比較法工作原理
        兩只加速度傳感器背靠背地安裝在一起(或安裝在一剛性支架上),其中一只為參考標準加速度傳感器,它的靈敏度和全部技術性能是已知的;另一只為被校傳感器,用同樣的加速度激勵它們,則它們的輸出分別是:
        以上原理同樣適用于校準速度傳感器和位移傳感器。
        2)標準加速度傳感器
        在比較校準中,標準傳感器是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它的質(zhì)量好壞對校準結果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需對標準傳感器提出一定的要求或規(guī)定。我國已發(fā)布了標準壓電加速度計檢定規(guī)程。從其在比較法中起著傳遞量值的振動基準的作用來看,它應滿足如下要求:
        ①靈敏度高,用激光法或互易法校準,校準精度優(yōu)于0.5%。
        ②靈敏度應具有長期穩(wěn)定性,即在檢定周期內(nèi)應無明顯變化,要髙于校準精度1倍。
        ③橫向靈敏度比不大于3%。
        ④線性度要高。
        ⑤非振動環(huán)境靈敏度要低,如溫度響應、磁靈敏度、基座應變靈敏度、瞬變溫度靈敏度應盡量低。
        標準加速度傳感器全部是壓電式的,如美國2270型、丹麥8305型、國產(chǎn)SHQ-16型和YD44型等。
        下圖示出了兩種標準加速度傳感器的外形圖,美國2270型標準加速度計的換能元件系采用高穩(wěn)定度的硬性壓電陶瓷材料;丹麥BK公司8305型標準加速度傳感器及其他型號的標準電壓加速度傳感器都采用石英晶體為換能元件。標準加速度傳感器用激光干涉法進行絕對校準時,測量鏡必須粘貼在傳感器頂部的安裝面上,否則會引入誤差。
       
        當用標準加速度傳感器進行比較法校準時,需注意被校傳感器自重對校準結果的影響。負載對靈敏度的影響如圖7-4所示。
      負載對傳感器靈敏度的影響
        當負載較小時,即m2=0時,得
        做比較校準時,標準傳感器上附有質(zhì)量m2,故有
        由式(7-10)可見,由于增加了m2,使標準傳感器固有頻率下降。圖7-5為不同載荷下某標準壓電加速度傳感器的頻響曲線。
        由圖7-5可見,質(zhì)量負載將影響標準傳感器的高頻響應。
        3)比較法校準方法
        比較法原理簡單,但試驗方法很多。現(xiàn)介紹幾種典型方法。
        ?電壓比測量法
        電壓比測量法校準系統(tǒng)框圖如圖7-6所示。這是一種簡單而常用的方法。圖7-6中,兩只被激勵的傳感器背靠背安裝在一起,其中下面的為參考標準加速度傳感器,上面是被測傳感器。用振動臺激勵傳感器,信號經(jīng)電荷放大器進入阻抗變換,適調(diào)放大后接入轉換開關,之后分別通入一只電壓表。
        具體標定方法是,首先將轉換開關置于K1,電荷放大器靈敏度適調(diào)開關置于標準傳感器靈敏度位置,增益為1V/g檔。在一定頻率下(通常為160Hz)激勵振動臺,觀察電壓表輸出,并調(diào)整信號源激勵信號幅度,使電壓表指示為一整數(shù)值(如峰值1V)。此時,電壓表指示的值即為臺面振動加速度。
        將開關k1置于K2,此時,被校傳感器與電壓表接通,通過調(diào)整電荷放大器增益與適調(diào)電位器旋鈕,使電壓表指示與標準傳感器相一致(注意增益檔位置)。此時,如電壓表輸出為1V(峰值),電荷放大器增益為1V/g檔,電荷放大器靈敏度適調(diào)旋鈕指示為13.2pC,那么,該被標定傳感器的靈敏度即是13.2pC/g。
        同理,用此方法也可標定其他類型傳感器。標定中,標準通道的作用是控制振動臺的激勵加速度,使之為定值。這樣,只要測出被測通道的輸出,則求出了被校傳感器的靈敏度。工程上,常將傳感器連同信號適調(diào)器一起標定。
        
        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操作簡單、工作效率高,只要調(diào)好分壓比,立刻可知被校傳感器靈敏度,還消除了儀表檔差、表頭非線性及讀數(shù)誤差,具有較高精度。
        ?檢流計法
        檢流計法原理與電位計法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兩傳感器的輸出經(jīng)變換放大后,經(jīng)檢波器整流變成直流進行比較。目前,已有廠家生產(chǎn)用于比較法校準的專用儀器DAD-1多功能交直流變換器和雙通道數(shù)字式對數(shù)電壓表。其比較法校準試驗如圖7-8所示。
        該裝置是我國壓電加速度傳感器頻響校驗標準裝置,自然也可用于傳感器靈敏度的標定試驗。
        ?自動比較校準系統(tǒng)
        目前,微型計算機技術的普及使傳感器校準向自動化、智能化的方向發(fā)展。圖7-9所示為一種壓電加速度傳感器自動化校準系統(tǒng)。
        在該系統(tǒng)中,標準加速度計與被校加速度傳感器“背靠背”地安裝在振動臺上。受激勵后,標準傳感器的輸出分為兩路:一路用于反饋回振動臺控制系統(tǒng),控制振動臺臺面加速度使之保持恒定;另一路與被校準傳感器的信號一道被送入計算機。
        
        振動臺的頻率信號也同時輸入計算機。經(jīng)數(shù)據(jù)處理后,計算機通過打印機接口電路,驅(qū)動打印機自動打印出被校傳感器的靈敏度、頻率響應、諧振頻率等。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電氣控制線路圖控制原

      推薦產(chǎn)品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久热| 国产成人亚综合91精品首页|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综合一区| 久久久综合九色合综国产精品| 国产天堂一区二区综合| 狠狠综合久久综合中文88|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激情| 91精品国产综合久|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综合网| 亚洲AV成人潮喷综合网| 亚洲综合在线成人一区|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蜜桃三| 插插插色欲综合网| 亚洲色偷偷偷综合网|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止|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综合久成人| 久久婷婷午色综合夜啪 | 五月天激情综合网丁香婷婷| 中文字幕久久综合| 色综合久久一本首久久|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蜜桃三电影 | 丁香五月亚洲综合深深爱| 婷婷激情五月综合|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 亚洲综合久久夜AV | 五月天激情综合网丁香婷婷|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蜜桃三| 综合欧美五月丁香五月|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无线码| 色综合久久无码五十路人妻| 狠狠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蜜桃|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综合丝袜长腿丝袜| 国产成人综合网在线观看| 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 国内精品综合久久久40p|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辣椒| 久久91精品综合国产首页| 国产成人综合精品一区| 亚洲av综合avav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