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4-17 點擊率:32
制造執行系統(ManufacturingE xecutionS ystem,MES)的概念形成于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逐步完善并得到迅速發展。美國先進制造研究機構AMR將MES定義為:“位于上層的計劃管理系統與底層的工業控制之間的面向車間層的管理信息系統”,它為計劃的執行而跟蹤所有資源(人、設備、物料)的當前狀態。本文結合大型汽車變速箱裝配線MES系統的設計與開發實踐,對MES系統的體系、功能結構及相關技術進行介紹。
一 裝配生產線配置分析
裝配生產車間的設備系統主要包括以下四類:裝配生產線、裝配線料架、物料倉庫和送料系統。
根據企業確定的系統設計目標,追蹤當前技術發展趨勢,建設一個自動化程度高的裝配生產車間,相關設備選用了先進的裝配生產線、智能料架、智能立體倉庫和智能送料小車,并通過制造執行系統將各類設備和系統有機地集成起來,達到生產過程的高度自動化。
1 裝配生產線
包括流水線裝配小車、裝配工具和設備,裝配小車采用新型的軌道導向小車(Rail Guided Vehicles, RGV)和自動導向小車(Automatic Guided Vehicles, AGV),取代配置相對復雜而且機動性差的輸送機系統。
2 裝配線料架
采用智能料架管理,實現各個工位主要零部件的上料、用料、存儲的自動計數等功能,以便于物料的申請與配送,提高供料自動化程度。
3 零部件倉庫
存放零部件的堆場有:主倉庫、部件裝配車間、自制件倉庫等。其中,主倉庫采用智能化的立體倉庫,實現自動化出料。
4 物料配送系統
采用激光導向小車(Laser Guided Vehicles,LGV)進行物料配送。激光導引方式與電磁、光學、慣性導引方式相比,具有停止精度高,自主性強,智能化程度高,適應性、靈活性強,路徑的擴充和更改更為方便,安裝成本低,運行可靠性高等優點。
二 裝配生產物流、數據流分析
1 系統主要物流
為了設計出合理的MES系統功能結構,需要分析裝配車間物流變化,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環節:
1)制訂裝配生產計劃:計劃部門根據市場需求等情況制訂裝配計劃。
2)倉庫進貨、備料:為保證裝配計劃的實施,采購部門采購零部件并進貨人庫。
3)倉庫出料:按裝配生產任務,從智能倉庫中以一定的節奏出料到配送中心。
4)小車送料:運料LGV小車將零部件從配送中心運到相應裝配工位,上料架。
5)工位裝配:各個工位按裝配工藝將相應零部件進行裝配。
6)下線入庫:完成裝配并經檢測的產品下線,入成品緩存區。
7)銷售出庫:按生產訂單,將相關的成品出庫運出生產車間。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索爾維全系列Solef?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