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4-17 點擊率:55
分層的思想,并不是什么神秘的東西,事實上很多做項目的工程師本身自己也會在用。看了不少帖子都發現沒有提及這個東西,然而分層結構確是很有用的東西,參透后會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如果說我不懂LCD怎么驅動,那好辦,看一下datasheet,參考一下別人的程序,很快就可以做出來。但是如果不懂程序設計的思想的話,會給你做項目的過程中帶來很多很多的困惑。 參考了市面上各種各樣的嵌入式書籍,MCS-51,AVR,ARM等都有看過,但是沒有發現有哪本是介紹設計思想的,就算有也是鳳毛麟角。寫程序不難,但是程序怎么樣才能寫的好,寫的快,那是需要點經驗積累的。結構化模塊化的程序設計的思想,使最基本的要求。然而這么將這個抽象的概念運用到工程實踐當中恩?那需要在做項目的過程中經歷磨難,將一些東西總結出來,抽象升華為理論,對經驗的積累和技術的傳播都大有裨益。所以在下出來獻丑一下,總結一些東西。 就我個人的經驗而談,有兩個設計思想是非常重要的。 一個就是“時間片輪的設計思想”,這個對實際中解決多任務問題非常有用,通??梢杂眠@個東西來判斷一個人是單片機學習者,還是一個單片機工程師。這個必須掌握。由于網上介紹這個的帖子也不少,所以這里就不多說了。 第二個就是我今天想說的主題“分層屏蔽的設計思想”。下面用掃描鍵盤程序例子作為引子,引出今天說的東西。 問題的提出 單片機學習板一般為了簡單起見,將按鍵分配的很好,例如整個4*4的鍵盤矩陣分配到P1口上面,8條控制線,剛好。這樣的話程序也非常好寫。只需要簡單的KEY_DAT = P1;端口的數據就讀進來了。 誠然,現實中沒有這么好的事情。在實際的項目應用當中,單片機引腳的復用相當厲害,這跟那些所謂的單片機學習板就有很大的差別了。 另外一個原因,一般設計來說,是“軟件配合硬件”的設計流程,簡單點說就是,先確定好硬件原理圖,硬件布線,最后才是軟件的開發,因為硬件修改起來比較麻煩,相對來說軟件修改的時候比較好改。這個就是中國傳統的陰陽平衡哲學原理。硬件設計和軟件設計本來就是魚和熊掌的關系,兩者不可兼得。方便了硬件設計,很可能給寫軟件帶來很大的麻煩。反過來說,方便了軟件設計,硬件設計也會相當的麻煩。如果硬件設計和軟件設計同時方便了,那只有兩種可能,一是這個設計方案非常簡單,二是設計師已經達到了一個非常高的境界。我們不考慮那么多情況,單純從常用的實際應用的角度來看問題。 硬件為了布線的方便,很多時候會可能將IO口分配到不同的端口上面,例如上面說的4*4鍵盤,8根線分別分配到P0 P1 P2 P3上面去了。那么,開發板的那些掃描鍵盤程序可以去見鬼了。怎么掃按鍵?我想起了我剛開始學習的時候,分成3段非常相似的程序,一個一個按鍵的掃描的經歷…… 或許有人不甘心,“那些東西我花了很長時間學習的,也用的好好的,怎么能說一句不用就不用?”雖然有點殘忍,但是我還是想說“兄弟,接受現實吧,現實是殘酷的……” 不過,人區別于低等動物的差別,是人會創造,在碰到困難的時候會想辦法解決,于是我們開始了沉思…… 最后我們引入初中數學學的“映射”的概念來解決問題?;舅枷刖褪牵瑢⒉煌丝诘陌存I映射到相同端口上面。 這樣按鍵掃描程序就分成3個層次了。 1)最底層的是硬件層,完成端口掃描,20ms延時消抖,將端口的數據映射到一個KEY_DAT寄存器上面,KEY_DAT作為對上層驅動層的一個接口。 2)中間的一層是驅動層,驅動層只對KEY_DAT寄存器的數值進行操作。簡單點說,我們無論底層的硬件是怎么接線的,在驅動層都不需要關心,只需要關心KEY_DAT這個寄存器的數值是什么就可以了。這樣出來的間接效果就是“屏蔽了底層硬件的差異”,所以驅動層寫的程序就可以通用了。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索爾維全系列Solef?PV